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二五零章 铩羽(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建國之後,1966年,冀北省的省會由津門遷至寶定,津門重新成為直轄市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由於京城至津門的距離並不算遠,沈光林決定開車前往。

    這個年代國內還沒有高速公路呢,想出門體驗駕駛的樂趣隻能走國道。

    就是在家裏體驗駕駛的樂趣那就隻能走正道,走後門早晚會出事的。

    國內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是魔都的滬嘉高速公路,要到1988年才會正式通車,而且它的總長度隻有18.5公裏。

    沈光林也想過了,他要是想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話,在津門投資建廠也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上次那個藥廠再也沒有聯係過他也了,也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那麽大的廠房,可惜了。

    出發了,小姐姐開車很穩。

    沈光林坐副駕駛可以假寐也可以摸點軟軟的東西取暖。

    小姐姐臉很快就紅的像一朵盛開的玫瑰花。

    現在還是正月,春天還沒過來呢,寒風料峭,路上看不到什麽行人,路邊全是光禿禿的白楊樹和黑壓壓的老鴰窩。

    其實,白楊樹上的窩是喜鵲搭建的,並不是烏鴉,喜鵲在北方方言裏一般叫做馬嘎子,其叫聲並不好聽,喳喳喳喳的。

    有句祝詞怎麽說來著:

    樹上喜鵲叫喳喳,我村又添幸福花。

    新樓新車都得要,砸鍋賣鐵娶回家。

    120公裏的路程,開車需要三四個小時,早上出門,中午能到。

    當然,開累了可以休息一下,反正路上也沒別人,還可以做個遊戲。

    老妹啊,你等會兒啊,咱倆破個悶兒啊。

    他們的目的地電子十八所位於南開區,距離南開大學並不遠。

    津門其實有兩所好大學,排名也不相上下,但是隻有一所全國知名,另一所甚至很多人都沒怎麽聽說過。

    進城的時候剛好是中午,可以品嚐一下津門的美食了。

    兩個城市別看距離不遠,無論語言還是生活習慣都不一樣的,津門話是蘇北、皖北一帶的方言演變而來,是當年朱棣登基之後,遷移了江淮一帶的人民駐軍津門,從而形成了這裏的獨特方言。

    當然,煙台和大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講的話也是江淮方言轉變而來的,這都是明朝衛所留下的曆史印記。

    來到津門了,就不得不提它的美食,比如狗不理包子。

    沈光林也想看看,這個難吃又貴的包子在80年代的味道究竟怎麽樣。

    不吃不知道,吃了才覺得,齊魯人愛吃大蒜還是有道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