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二十八章 倒爺(1/4)

    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思考。

    在八十年代初期,做倒爺還沒有形成規模上檔次,還隻是少部分人謀生的一個手段,沈光林卻憑借超前的眼光指導了蘇有朋。

    再過幾年,在國內倒貨就隻是打鬧了,去國外倒貨才是大有作為,一些行業大佬甚至連用日用品換飛機的事情都做出來了。

    然後這位仁兄還想著炸開喜馬拉雅山,開辟一條溫熱風道。

    沈光林沒有這個心,蘇有朋也沒有。

    兩個人認識那麽久了,蘇有朋這個人還是值得信任的,從第一次換錢的時候沈光林就發現了這個人比較實誠,應該靠得住。

    人心都是肉長的,蘇每次做什麽事都是一副熱心腸,沈光林自然也不是鐵石心腸無動於衷。

    蘇有朋當然相信沈老師的話,也知道友誼商店裏進口貨物的緊俏,既然現在能夠從深城運送貨物過來,自己那麽多知青那麽多朋友那麽多同學呢,有的是渠道可以賣出去。

    開介紹信的活都不用姐姐親自出馬,直接找前室友劉浩就可以搞定了。

    一包哈德門就可以解決三個人的出門問題。

    臨出發,蘇有朋讓老娘蒸了一鍋發麵饅頭,帶上就直接出發了。

    這也是這個年代出門的標配,冷就蒸餅子饅頭,熱就“炒麵”。

    這個“炒麵”才是真的炒麵,就是拿麵粉炒熟了用袋子裝起來,餓了用水調成糊糊吃,跟當年的誌願軍一個待遇。

    窮家富路,以防萬一,沈光林還是給了他們王是石的聯係方式,就看他們到時候會不會真的去找他了,也可以順便檢驗下老王究竟是不是真的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了。

    過程不表,結果很好。

    一周之後,蘇有朋一口氣帶回了5大包的電子表和收音機。

    蘇有朋還是有點精明的,他要掌控方向指揮交通,所以自己隻抗了一包貨物,跟隨他幹活的兩個弟就每人都抗了兩大包。

    這些電子表很不錯,不但有普通款,竟然還有私人訂製款,做工就像懷表一樣,還寫著京城旅遊紀念。

    此行,最主要最得力的手段就是蘇有朋有外幣美元,在港商那裏更加受歡迎。

    在京城,一美元能換人民幣,到了深城,能換5元,不同的城市,匯率竟然還不一樣。

    下一步,蘇有朋甚至想著能不能多從沈老師這裏拿些外幣過去,或者從京城多換一些外幣,然後帶到深城去消費,就算是不帶回貨物,轉轉手都有不菲的利潤。

    既然貨物已經運到了,那下一步就是如何展開銷售了。

    蘇有朋決定還是先谘詢一下沈光林老師的意見,看看沈老師有什麽高招,順便商量一下產生的利潤該怎麽分配。

    甚至,他已經做好打算了,等沈老師給了安排之後,自己第一時間就去秀水練攤去。

    秀水街在使館區和外交公寓之間,自從改革開放之後,不少市郊的農民會把家裏的一些土特產帶過來賣,除了雞鴨還有一些工藝品,比如花籃,刺繡等等,賣給外國人的價格通常是國人的十好幾倍,而且他們還不還價。

    這樣的冤大頭不要太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