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二十六章 搬家(1/3)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沈光林買到房子的喜悅第一時間就要找人分享,不過他找的不是妹妹李莉,而是小姐姐李蓉。

    畢竟,妹妹李莉對物質條件並不在乎,雖然牛肉她也沒少吃。小姐姐就不一樣了,總是她在抱怨沈光林的房子太小了,不是生活中預期的樣子。

    “小姐姐,我在水磨胡同買了個院子?”

    “買就買唄,跟我說幹啥。”

    小姐姐正在宿舍裏彎腰炒菜,後背腰線那裏露出一條潔白,似乎還能看到兩個“腰窩”,哎呀,又口幹舌燥了。

    春天是思春的季節,罪過,罪過。

    “我說我買了一套房子你咋不為我高興呢?”沈光林很疑惑,房子不一直都是關係國計民生安居樂業的大事嗎,她怎麽能無動於衷呢。

    “你買房子關我…你說啥,你買了個房子!在哪?你終於知道你的狗窩小了呀。”小姐姐也是後知後覺,這才反應過來沈光林又添置了一件大宗商品。

    “不對哎,沈光林,買房子要不少錢吧,你哪裏來的錢?”小姐姐看樣子也不傻,她知道組織給了沈老師一些錢,可是,那些錢幹不了這麽多事吧。

    沈光林當然想過這個問題。

    於是,他從書桌裏拿出一疊幫其他老師翻譯的論文,“看到這個了沒?這是收費的,我修改翻譯後投遞到國外的刊物,這玩意就可以問老師們收錢了。”

    “稿費?”

    “嗯,也可以說算是吧。”

    沈光林不好解釋怎麽回事,畢竟靠吃拿卡要賺錢的方式並不光彩,小姐姐能夠理解並自行腦補那就最好了。

    “哦,那沒事了。”

    小姐姐很平靜的接受了這件事,似乎,有了稿費能夠支撐買自行車買電視買冰箱買房子,這一切都是應該的。

    “不是,小姐姐,你咋不接著問了呢?”沈光林還準備了其他說辭呢。

    “我問啥呀,問你拿到的稿費是多少錢嗎?我才不給你這個顯擺的機會呢,實話告訴你,我媽媽有個好友叫做劉紹堂,去年剛平反,他就是個作家,寫稿子收入高這個事我是知道的。”

    李蓉說的這個劉紹堂確實是一位很有名的荷花澱派作家,號稱“大運河之子”。

    他曾經在1960年以前發表過4篇文章,共得到稿費18000元,很是燒包。

    有錢了之後他立刻就花2500塊買了一處毗鄰中南海的院子,跟他裏寫的一樣:“住房五間,廚房一間,廁所一間,堆房一間,並有五棵棗樹和五棵槐樹。”

    後來,他還曾經喊出過“為三萬元稿費而奮鬥“的口號,然後就被打倒了。

    作家麽,大都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一直到去年他被平反為止,這麽多年顆粒無收,手裏的存款竟然還有2300。

    這位奇人沈光林真想認識一下了,而且聽小姐姐說他現在還是《京城文學》的編委了呢,光林哥也可以向他投稿的。

    沈光林確實寫了不少文稿,可惜都是英文版的,投稿不僅沒錢拿,有些想出版還要自己掏錢。

    這個事情就不仔細說了,李蓉能夠自行理解不去追究就好。

    那套房子是騰空出來了,不過還需要修繕。

    沈光林又留給蘇有朋1000塊錢用於修繕,應該足夠了。

    買六套房共花費人民幣不到一萬元,哎呀,現在房價真便宜。

    不過,現在的錢很重要,還是一定要忍住,手裏的美元已經不到三萬了。

    搬家之前,李蓉小姐姐當然是要過去實地考察的,她決定也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

    至於為什麽,這誰知道呢。

    哎呀呀,急迫的心情簡直一刻都等不了。

    雖然學校距離新家距離不遠,但是自行車仍然得派上用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