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途

二百七十八 謀韓(1/2)

    荀彧毫不猶豫地否定了主公的意見,然而不管是宮之奇還是方離本人都是習以為常的模樣。

    謀士的工作不就是這個嗎?唯唯諾諾有那堆內侍就夠了,方離忍著對韓國的膈應,問道:“丞相必有了計策,快快與寡人聽。”

    荀彧應諾,卻不答反問:“敢問主公,三月以來大唐秣馬厲兵以初有成效,晉國已滅,魏國不成氣候,大唐此後所圖何國?”

    方離看向地圖:“燕、趙、楚皆不可圖,秦更不必,大唐此後目標當然隻能是韓國。”

    “正是,想必主公也是因此對韓國不假辭色。”荀彧道,“但如今韓國坐擁百姓二百六十餘萬,十六萬帶甲盡皆精銳,且損耗不大,與其硬碰硬讓韓武早有準備,不如出其不意。”

    “丞相以為寡人不想嗎?奈何沒有辦法啊。”方離在韓國的位置畫了個圈,“我大唐南、北、西麵皆是盟國,韓武用腳趾頭都想得到寡人接下來會拿他開刀,怎麽可能會沒有準備呢?”

    荀彧搖搖頭:“韓武自然知道主公會伐韓,但什麽時候伐?如何伐?韓國還有多久準備時間?韓武心裏沒有底,才會派韓非來唐,一是試圖緩和關係爭取更多時間,二來,也是讓精通兵法的韓非來摸清我軍動向。”

    見方離沉思不語,荀彧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又繼續道:“兵家之道虛虛實實,主公不信韓武真心示好,韓武也不會主公無意伐韓,但如果是暫時無意伐韓,韓武想必還是會信的。”

    “暫時?”方離眼睛一亮,“丞相既然已經胸有成竹,快快來讓寡人知道!”

    荀彧謙虛地擺擺手,複又言道:“滅國之法無非兩種,其一,重兵攻打以力滅國,而後納為郡縣;其二,就如此前文和勸宋公所做的,以強權迫使鄭國另立君主,換上一名自己滿意的,也就順勢把鄭國納入了宋國的勢力範圍。”

    “韓非為人忠勇,不為權利所誘惑,又極善兵法韜略,多次向韓武進諫也表明其人並不是無心政事,韓武卻棄之不用,隻有不得不用到的時候才想到他,無非是因為韓非出身公家,以他的血統繼承韓國國君之位也無甚問題,韓武當然不會任由其積攢名望。”

    荀彧循循善誘,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方離腦海中緩緩浮現:“離間計!”

    “主公果然英明。”荀彧欣慰地點頭,“主公無需讓韓武相信唐國沒有惡意,隻需讓韓武覺得,唐國的打算不是以武力取勝,而是釜底抽薪,把韓武換成韓非就行了。”

    隻要韓武成功誤會,準備的方向也會隨之改變,比起整頓兵馬以防唐國大軍壓境,韓武很可能會將殺掉韓非已滅後患作為最優先解決的事情。

    “倒時隻需對韓非以禮相待,同時把其軟禁在洛陽不允許回國,封住他所有對外聯係的通道,同時讓內衛在韓國放出一點風聲,剩下來的,韓武自己自然會替寡人補全。”方離傾過身抱住荀彧的肩膀哈哈大笑,“文若啊,你果然是大唐的薑子牙、張子房!”

    荀彧一愣,回頭望向宮之奇,卻見宮之奇也是一臉茫然,不由得困惑地皺眉:“謝主公誇獎,但恕臣無知,這張子房不知是何人士,竟能得主公將其和薑公相提並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