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途

一百七十七 如虎添翼(1/2)

    方離聽完情報忍不住在內心罵了一句:“韓國君臣簡直爛泥扶不上牆,拖後腿的豬隊友!”

    既然韓國慘敗而歸,晉軍又主動退兵攻趙,那麽趙國勢必也會退兵自保,魏國的危機算是就此化解。

    但即便如此,損失了頭號大將龐涓以及五萬兵馬的魏國已是元氣大傷,想來短時間內不會再有興兵犯唐的想法。

    而且紀靈已經從絳關撤兵返回平陸,重新與審配、廖化組成了防禦鐵三角,就連龐涓率十萬魏軍短時間內都拿不下平陸,若是魏國換了其他武將來攻,想來也隻是白送人頭而已!

    “既然韓軍慘敗而歸,趙軍勢必會主動撤退,攻魏的計劃隻能作罷。”

    方離正襟端坐,當機立斷,“既然不能向東,那麽我們就把調頭向西,讓曹孟德率領河北的將士趁著秦軍與楚軍對峙之際向西進攻梁國與紀國。”

    梁國有八十多萬人口,兵力四萬餘人,實力與之前的虞國在伯仲之間。

    而紀國隻有四十多萬人口,兵力不足兩萬,比宛城南麵的鄧國、隨國還要孱弱。

    這兩個國之所以能夠在夾縫之中生存,在強大的晉國眼皮底下屹立多年不倒,就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實力強大的靠山——秦國。

    而且梁國與秦國同出一脈,血濃於水,兩百年前的首任國君梁康伯乃是秦國第四任君主秦仲的次子,被秦仲從秦國境內割出了一塊土地劃給了次子,成立了梁國,一直傳承至今。

    有了這層關係,梁國更是無人敢惹,就連實力強大的晉國也是忌憚三分,幾乎從未對梁國用過兵,而是柿子揀軟的捏,一直在欺負虢虞二國。

    若是放在以前,方離也不敢輕易對梁國用兵,因為梁國的國都少梁距離鹹陽不過六百裏路程,秦軍隨時都會前來馳援。

    而且打狗還看主人麵,如果無緣無故的欺負梁國,秦國肯定會找理由對唐國發起反攻,弄不好還會偷雞不成蝕把米,惹禍上身。

    但現在秦國與楚國變成了死敵,而唐國又因為與羋月的聯姻變成了楚國的鐵血盟友,所以唐國自然而然的站到了秦國的對立麵。

    現在有三十多萬楚軍纏住了秦軍主力,秦國大將王翦、蒙恬又遠征巴蜀,秦國無暇顧及梁國,正是吃掉秦國這個兄弟的最佳良機。

    既然不能一棍子把魏國打死,調轉矛頭向西進攻梁國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而且攻占敵國的城池還會讓方離獲得功績點,繼續招募人才,增強唐國的實力。所以方離才拒絕休養生息,采取以戰養戰的策略。

    滿堂文武商議了片刻,一致支持方離的決定:“主公所言極是,此刻進攻梁國的確是最佳時機。”

    方離大筆一揮,傳詔命曹操率領英布、張遼、馬忠三將,從絳關、池陽抽調三萬兵馬在聞喜縣集結,然後穿過王屋山,向西攻打梁國。

    至於絳關,則交給顏良、馬岱鎮守,池陽交給麴義和高順鎮守;方離相信雖然人員略有調整,但憑借兩座雄關的險要,依然可以讓晉軍無法越雷池一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