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她千嬌百媚薛湄蕭靖承

第568章 牛黃(1/2)

    第568章 牛黃

    四月初的集市,非常熱鬧。

    梁國京城來的商販們,約莫有兩百多人。

    這可比白崖鎮的將軍們想象中多多了。

    “我還以為能來二三十人,就算不錯了。”成湛很感歎,“怎麽一口氣來了這麽多?”

    有人知曉內幕,跟成湛解釋:“這還是朝廷限製了人數,否則更多。”

    “為何?”

    “安誠郡王帶回去的皮草與醃肉,聽說大賣。他短短一個冬天,獲利上百萬兩。”

    成湛倒吸了一口涼氣:“瘋了不成?”

    薛湄很清楚內幕。

    她對成湛道:“小郡王將近十年鋪陳了龐大的生意網。他不是光某個店鋪在賣貨,而是有很多的人會幫他推銷。

    比如說錦繡坊,就是京城的潮流。錦繡坊裏賣皮草,若是大家都有了,哪個貴婦、千金小姐沒有,過年就別想出門了。”

    成湛:“……這也太誇張!”

    “女眷們攀比的往往就是這些,特別是大家身份地位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誰家買不起,就是自曝其短。”薛湄說。

    錦繡坊有這個能耐。

    皮草換到其他的鋪子,貴婦們估計還要嫌棄它累贅呢。

    有了這個名氣,是小郡王十年如一日的經營所得,故而這個錢,也隻有他能賺,其他人沒資格。

    薛湄很羨慕。

    “皮草打出了名聲,聽聞匈奴人手裏的皮草非常廉價,一本萬利的事,你做不做?”薛湄問,“辛苦一趟,賺個上萬兩銀子回去,你怕苦嗎?”

    成湛:“……”

    說得他都有點心動了。

    鹽和鐵是絕對的官營;糧食的話,可以打擦邊球,特別是這些年風調雨順,朝廷管束得沒那麽嚴格,尤其是粗糧。

    故而,大梁國的商隊帶來了粗布、茶葉和麥米。

    錢不行,匈奴人還是以貨易貨,他們不要現錢,隻要東西。

    匈奴人幾乎不會織布,也不種植棉花,不養蠶,沒有布的原材料;現在紡織羊毛線,到底和粗布不同。

    他們對粗布和茶葉是絕對的需求;麥米也需要點,卻不是很著急。

    匈奴人拿出來的,是一張張上等皮草。這次除了羊皮,還有各種野兔皮,顏色與花紋更繁複,不少商販看得眼睛都直了。

    他們帶過來的貨物,還以為至少要十天才能交易完,不成想三天就差不多了。

    “……下次,還要這個……這個布!”紮合幹拉著安誠郡王府的管事,把油布拿出來,反複跟他說。

    油布就是桐油浸泡過的布,防雨防潮,這是小郡王的。

    小郡王自己沒來,隻讓管事的帶了些貨物過來。

    他還給薛湄帶了不少禮物,以及一封非常厚的書信。

    信裏說遍了京城的流言蜚語。

    薛湄不在的這一年半,京裏發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看完了之後,薛湄把信給燒了。

    小郡王要的皮草、胭脂鹽,薛湄讓紮合幹挑了最好的給他;至於小郡王送過來的油布,是製作帳篷的極好材料,紮合幹全部換了下來。

    紮合幹還拜托小郡王的管事,等九月份的時候再給他們送一點。

    這個月的通商,辦得非常順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