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崛起之路秦書凱王娟

第1942章物以稀為貴(3/3)

    趙正揚微微一笑,“今天不是來買東西的,而是來麻煩徐老板幫我看一樣東西。”說畢從包裏拿出硯台。

    童老板把東西拿在手裏反複看了,嘖嘖稱讚:“好東西,貨真價實的一方端硯。”

    趙正揚還不放心,問道:“是真的?”

    “如假包換,而且這還是有些年成的東西。”他說著用手在上麵叩了幾下,然後拿起來對著硯台嗬了一口氣,說道,“端硯根據不同的坑口出處,其敲聲有所不同。最為名貴的是‘老坑’,硯石敲起來木聲十分明顯;而‘麻子坑’和‘坑子岩’硯台石的聲音介於木聲和瓦聲之間。還有一種叫‘斧柯東’的硯石敲起來帶有鏗鏘的‘金聲’,是近日收藏家追捧的熱點。”他重新用筆敲了敲,“你聽聽,像什麽聲音?”

    趙正揚聚精會神聽了半天,除了當當當的聲音,其他什麽也聽不出來,搖搖頭,“說不上來。”

    “這是一塊‘斧柯東’硯石,有‘鏗鏘’之聲。清晰凝重,沒有清脆飄浮的感覺。”他歉意道,“這一點對於初學者或者剛剛涉及的人很難把握。”

    他繼續解釋道:“傳統的端硯鑒別方法是以色為主。端硯都是以紫色為基調的,在紫色的基礎上帶有其他顏色,而且,端硯還有獨特的‘石品花紋’,天青、魚腦凍、蕉葉白、青花、冰紋凍、石眼等六種,這六種石品花紋被稱為端硯的六大名種。”他指著硯台給趙正揚看,“這一款你看看,石眼紋。”

    自從上趙正揚經常光顧,童老板可能以為趙正揚是藏家了,毫不吝嗇的把自己鑒定知識向趙正揚傳授,大概怕趙正揚在收藏時吃虧吧。

    “由於端硯連年價格飛漲,在其外形上做文章以劣充好的現象已經很普遍,市麵上偽造端硯比較常見。以前端硯中有石眼的現象十分罕見,而現在賣端硯的商店中,大多數都是有石眼的端硯。所以色紋來鑒別端硯也容易上當受騙。收藏端硯首先要觀察石質是否細潤密實。端石為沉積岩,輕重適中,上手有滋潤之感,若感到太輕或太沉重或有枯燥的感覺,均有偽品之嫌。識別端硯還可以用兩個比‘聽聲’更為簡便的方法,一是用指按住硯台一到兩秒鍾,如果是端硯,上邊就會有水氣形成的手指痕跡;二是向硯台嗬一口氣,如果是端硯,硯上就會凝聚一層薄水珠,用指一抹可見凝聚的水多寡,越多說明品質越好。這兩點均與端硯獨特的細密質地有關,越密越容易聚攏水蒸氣……”

    趙正揚現在如果說自己不愛好收藏恐怕他也難以相信,趁他換氣的空檔,插言問了一個最關心的問題,“這硯台在市麵上能值多少錢?”

    他指著硯台說:“這是一款鬆鶴祥瑞,拋去它本身蕉葉白、天青、青花、玫瑰紫四大罕見的石紋,單是那‘一眼值萬元’的三隻石眼,它的價值就不容小覷。何況這硯台硯身自然流暢,硯池巧妙地與整體融為一體,石材潤滑,做工精細……如果按現在的市麵價估計,少說也是這個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