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崛起之路秦書凱王娟

第638章安排(3/3)

    《財經》雜誌有關分析認為,在中國,“賣官行為”已經形成體係化、程序化的鏈狀結構,“賣官市場”的上遊延伸,形成賣官保護傘;“賣官市場”的下遊拓展,形成可持續的賣官現金流。

    盡管中國的高層心裏都清楚,“賣官鏈”一旦形成,官員選拔必然出現“劣官驅逐良官”現象,這不僅僅表現在無能或無德者居高位上,買官賣官鏈一旦形成,那些本來正直的官員要麽隻能選擇同流合汙,要麽選擇退出。

    這樣一來,勢必要在政府官員的選拔上進一個惡性循環,對於國家的長期利益發展是極其不利的,但是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紀委、中組部曾經聯合下發《堅決刹住用人上的不正之風——關於12起違規違紀用人典型案例的通報》

    間隔時間不長,中央紀委、中組部、監察部又聯合印發《關於嚴厲整治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行賄受賄行為的通知》,對整治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行賄受賄行為,也就是俗稱的“買官賣官”,進行了部署。盡管中央對待官員腐敗問題,查處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一係列貪汙腐敗,買官賣官事件還是不斷的浮出水麵,大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之勢。

    根據坊間流傳,目前的各級官位價錢隨著物價的上漲在不斷攀升,在2004年6月的《半月談》雜誌上,曾經公布一組關於福建省一起賣官涉案數據分析,當時一個副處級的價位是17萬,縣財政局,縣建委等好單位的局長價位是10萬左右,而林業局和環保局之類的單位局長的價位卻隻有五萬塊。這組數據公開至今已經近十年時間,相信這樣的價格,在某些地區用同樣的價位來買官隻怕已經有些過時了。

    張富貴作為普水縣的新任一把手書記,因為此前一直任普水的縣長一職,所以對縣裏各鄉鎮的領導班子配備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除了極個別的幾個鄉裏有幾個領導是上麵有人罩著的關係戶,其他一些人大多沒有什麽背景,他在心裏簡單的劃拉了一下,經過上一輪的人事調整後,空出來的鄉鎮領導位置有多少,其中又有多少是能拿出來收點錢的,他心裏仔仔細細的全都算計好後,就開始坐等下屬進貢了。

    本來嘛,他張富貴要是想要繼續往上爬,也是要進貢給上級領導的,否則的話哪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呢,要是下麵的人都不進貢好處給他,他又拿什麽去巴結上級領導呢。

    張富貴一副穩坐釣魚台的樣子,等著新任的縣委組織部長洪雲拿出關於鄉鎮一級幹部的調整方案來,洪雲開完常委會後,立即著急的找秦書凱交接工作。洪雲是從市委組織部下來的,跟秦書凱因為工作上的關係也見過幾次麵,所以交接工作的時候,兩人隨意的交談了幾句,彼此之間談話的氣氛還算不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