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崛起之路秦書凱王娟

第159章小人物的想法(3/3)

    那天晚上,吳小龍和牛大娟的興趣很高,做的時間也長久,弄的牛大娟叫聲不斷。

    秦書凱怎樣也想不到的是,劉大明這個沒有能力的老家夥,竟然被縣委組織部組織考察,這次考察說明什麽,那就是劉大明即將提拔為人事局的一把手。

    組織部的人找單位的中層以上幹部就劉大明的個人情況進行談話的時候,劉大明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裏,想了能多。想到世道對自己是厚愛的,受了多年的挫折,終於有了回報,即將做一把手了,想到以後單位就是我劉大明一個人說了算,心情就很愉快。

    劉大明也知道,組織部找秦書凱談話的時候,秦書凱肯定會說自己的很多不是,盡力阻礙自己的提拔,劉大明知道,賈仁達已經幫助自己做了很多該做的事,任何人的阻礙都是沒用的。不過,秦書凱這個家夥,確實讓自己很討厭,等到考察結束,就調整單位的班子分工,讓秦書凱分管二線不重要的科室,讓他做個閑人。

    劉大明最近一直在考慮賈仁達和自己說的話,他認為賈仁達這個家夥確實比自己在官場上的經驗要豐富些,難怪能提拔這麽快。

    賈仁達說,官員的十分精神,隻有三分辦政事,七分都用來奉迎上司。按說,迎來送往本是小事情,但有的下級官員往往因為招待上級不周而受到羞辱;饋送禮物更在嚴禁之列,而有的下屬送禮物卻是一路綠燈,很得上頭的欣賞,上層的領導對下麵的人其實都不是很熟悉,很多時候,上司往往以交往的疏密、送禮多少來定下官的優劣,這裏麵的學問很多。

    在下屬的命運掌握在上司之手時,下屬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巴結、逢迎、獻媚、送禮。這樣的現象,從古自今重複上演。

    乾隆八年,陳宏謀任江西巡撫時,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官場陋習,上下衙門終日忙迫,究竟實在及民者甚少。下屬隻求上司刮目看顧,不問自己能否盡職”,“一遇民事,唯思迎合上司喜怒如何,至於小民利害,則前後更不暇計。”乾隆末年,有大學士、各部長官盡管年齡可以給王爺當爺爺、做父親,卻甘心拜王爺為老師,自己做門生;還有的交結宰相的仆從,終日與之為伍,目的就是為了能巴結上宰相。

    十分精神,七分用於交結,賈仁達講了半天的話,劉大明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這句話。

    考察結束後,劉大明通過私人關係,從組織部考察的人知道,考察結果雖然不是十分的好,但是沒有什麽大問題。劉大明感謝了透露消息的人過後,心裏很清楚,所謂的不是十分的好,肯定是秦書凱等人說了自己的很多不是。

    於是,劉大明就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想如何盡快調整秦書凱的分工和高飛科長的事盡快到位,殺雞嚇猴,達到樹立威信的目的。一個秦書凱,是班子成員,自己都可以想怎麽對付就怎麽對付,何況一般的人。

    劉大明知道,隻要把秦書凱壓住了,下麵也就沒有人敢和自己作對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