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天朝威武

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1/2)

    張超在緊鑼密鼓的做著準備,而就在當月,即公元184年五月,皇甫嵩與朱儁,被黃巾將領波才率大軍圍在長社。

    曹操奉朝廷命令率軍救援,而他本人則是先行一步來到了陳留借糧。

    這個時候的曹操剛被朝廷拜為騎都尉,本人也不過隻有不到三十歲的年紀而己,可實際上確己經開始展露頭腳了。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

    在曹騰死後,曹嵩繼承了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憑著這樣的一層關係,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隨後不憑著五色棒申明禁令、嚴肅法紀,名嘈一時。後被任命為議郎,直到現在騎都尉之職。

    當然,這些都是世人皆知的,對於曹操的以後還沒有人清楚,怕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會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在握的丞相,會最終成為魏國太祖武皇帝。

    要說東漢末年也好,三國也罷,必不可少的人便是這個曹操了。如今他因軍務來到了陳留,張超知道之後,哪裏有不去見的道理呢?

    “來人,備車,去太守府。”知道了消息的張超這便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叫來了親衛吩咐著。

    太守府中,張邈正與曹操兩人席地而座,相見而笑。

    要說兩個人的私下關係可是極好的。史書之中曾記載,張邈因為得罪了袁紹,曹操就被授命前去截殺,可其非旦未聽,反而與其關係更好起來。這一次因公而攜私,兩人見麵自然是要好好的深談一番。

    還有一記載中說,曹操第一次征討徐州的陶謙,臨行時告訴家裏人,說:“我要是回不來了,你們就去投奔張邈。”回來後,又見到張邈,兩人相對流淚,可謂是生死之交,這在曹操所交往的人中,還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程度。

    如此種種,可見兩人的關係確是非同一般的要好了。

    “孟德兄且安心,這一次糧草的問題我己經督促人去辦了,用不了多久就會湊齊,不會耽誤兄之大事。”當著曹操的麵,張邈似是下著保證的說著。

    “哈哈哈,孟卓(張邈字)賢弟太過客氣了,交給你的事情我自然是最為放心的。”曹操一臉親切的笑容說著。實際上他的確是很放心,以他對張邈的了解,關乎國家大事他是定會盡心盡力。

    “嗬嗬,還是孟德兄了解我,如此先在這裏好生歇息,隻需時辰一到,自然一切準備就緒。”對於曹操於自己的信任,張邈也是十分的感動。

    盡管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曹操,認為他是靠著父輩蒙蔭才有的現在職務,甚至更多人還會說他是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但是做為了解他的人張邈確是知道,眼前之人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且有膽有謀,身具一定的武力,這樣的人是很有機會在亂世之中成就大事者的。

    與這樣的人交朋友是不會錯的。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張邈對曹操的到來表示出了極為歡迎的態度。

    “二公子到。”太守府前門處,傳來了守衛士兵的喊聲。聞聽此言的張邈隨即目光便是一轉,在看向外麵的同時,雙眼中充滿了一絲滿意之意。

    對於自己這位兄弟,張邈可以說是極為滿意的。或許是因為父母故去的早,使之對其弟的感情不僅僅隻是手足。況且最近的張超的確很是爭氣,寫出來的一些詩文讓很多文人雅士都是讚歎不己。

    並沒有太多學問的張邈以有這樣的兄弟為榮。了解他的人就會常提張超,這也會使得其心情大好,那時在求得什麽事情也會事半功倍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