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劉大剛董雪晴

第90章 縣檔案館的偶遇(1/2)

    老書記的墓修完了,劉大剛也算是了了一份心事,按照慣例,參與這件事情的鄉親們要開宴,有“止住悲傷,重新生活”的寓意,馮老伯在自己家擺了三桌,這場宴會劉大剛沒有參與,悄悄把那一萬塊錢塞給馮大娘就悄悄離開了。

    這一萬塊錢失望老板特意留下修墓的,大家的心意王老板領了,雖然鄉親們不要這個錢,但是,劉大剛知道,鄉親們一個個都不容易,這個墓規製雖然低,但是又是漢白玉又是大理石的,至少大幾千是要花出去,雖然是許多人一起湊份子,但是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他委托馮老伯把錢分給大家,也算是給了王老板一個交代。

    做完一件事情心裏很是輕鬆,不過,他心頭對於這位老王書記的實際卻十分向往,華夏出了許多著名的清官、好官,顯然在,這位王書記也是其中的一員,正好眼下沒有什麽事情,劉大剛索性騎著新買的摩托車去了縣檔案館。

    縣檔案館是縣檔案局的直屬單位,是全然撥款的事業單位,也算是比較吃香的單位,屬於典型的養老院和托兒所,劉大剛是來查閱資料的,當然對這些是一點都不關心。

    憑著黃土鄉政府的工作證,在等了十分鍾之後,劉大剛終於得到了查閱縣級幹部檔案的權限,當然,這個所謂的縣級幹部,指的是上世紀建國初期到六十年代的在任縣領導。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查找,劉大剛終於找到了他想找的資料。

    老書記叫王林,劉大剛找到了這個名字,不過,通過看檔案,跟馮老伯所說的有明顯的不同,馮老伯今年五十多歲,關於老書記得事情,他也是聽別人說起的,據劉大剛估計,說起這事兒的人年紀應該也不是很大,很有可能也是口耳相傳,因此出現了一些誤傳也是正常。

    有關老書記的事跡基本正確,不過,關於老書記及他夫人的描述可就差距頗大了,根據檔案記載,老書記作為解放後第一任書記,在位七年,最後犧牲在了崗位上,但是老書記當時已經五十多歲了,他到任時,他的夫人也已經四十多歲,倆人有一個男孩兒,但並不是剛出生的,而是已經很大了,那時候大約十幾歲的樣子,馮老爹嘴裏說的那個小孩兒,根據檔案記載,應該是王夫人收養的一個孤兒,不過檔案裏並沒有這位孤兒更多的消息。

    檔案的記載截止於老書記去世的時候,對於王夫人的描述,隻是寫她沒在延北縣停留,治喪結束後,就帶著孩子回到了老家,好像是南方的某個省份,這裏沒有詳細描述。

    想了想,在征得管理人員的同意後,劉大剛用手機把這卷檔案的內容拍攝了下來,他覺得,對於王老板來說,這個東西,也算是對先人的一種哀思吧。

    從檔案室出來,劉大剛竟然看到了安依然,他很奇怪為什麽她會出現在這裏。

    寧靜下來的安依然就像是一朵百合,高雅純潔、麗質天生,此時,她正捧著一本很大的檔案在翻閱著,不時地還在本子上記錄著著什麽,都說專心致誌做事的男人最有魅力,其實,專心閱讀的女人更有一種脫俗的氣質,那是一種高雅更是一種優雅。優雅的女人自有一種風骨,並由此揮灑出一種渾然天成的風致風韻和豐姿。

    劉大剛想了一下,躡手躡腳的走到了安依然的身後,定睛一看,她看的竟然是黃土鄉鄉誌,劉大剛還不知道有這種東西,立刻就有了很大的興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