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師李響晴兒

第七百五十五章 伏羲龍圖(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伏羲聚齊了同伴,率領他們繞著天庭下都四處察看:西北罡風習習而來,在此化為暖流;南麵一條長山嶺,恰似巨龍出水淩波,飛舞盤旋;東麵一片汪洋大海;西麵溝壑縱橫,幾座山頭錯落有致,雲蒸霧鑄,紫氣籠罩。

    站在坪中一土丘山上,正如置身於“天地之肚臍”。

    人在丘上直立聳天,恰如中柱。數百個岩溶漏鬥如蒼龍入海下潛之漩渦。

    深不見底的幾個大溶洞,地宮般神秘,層疊相加如同宮室,冬暖夏涼,人居最宜。

    再往下走,隻聽嘩嘩流水,聲如悶雷,正是與名山大川相通的出入口,可以說是天門無卜,地戶無下。

    西南麵的懸崖上有一龕,深數丈,長數裏,可容納數萬人,既能遮風避雨,又能防範野獸攻擊,既向陽背風,又視野開闊,真是天然的居住之地。

    附近有一透明直洞,緣蹬而下,出去一瞧,一個大的拱形石門,高萬仞,闊數十丈,門內平坦開闊,再下數十步即臨河麵,隻見魚鱉蝦蟹任意遨遊,隨手一掬,即可獲得。

    巡到東南之台,為此山最高點,聖潔的牡丹亭亭玉立,含苞待放,在歡迎伏羲到來。

    舉目遠眺,四麵山嶺逶迤來朝,八方樹木拱手環立,各種動物,歡呼跳躍和睦相處。

    好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伏羲遂決定定居此地。

    以伏羲為首領的部落在此長期定居,以漁獵為生。

    伏羲將此山命名為昆侖墟,也叫析城山。

    將北麵的山叫小尖山,西北的山叫教山,西麵的叫雲蒙山,西南麵的山叫鼇背山,南麵的長嶺叫大落嶺,南方稍偏東的第一重山叫五鬥峰,第二重山叫靈山,第三重山叫天壇山,合起來叫王屋山,東麵的山叫風山嶺、麻婁山,東北的叫盤道山、中華山。

    伏羲十分關心部落族群的生活疾苦。他看到有的人吃了生魚、生獵物,就出現肚痛,甚至急劇死亡,很是難過。

    有一天,天氣驟變.在東南部的最高山頂上,電閃雷鳴,如金龍翻騰,噴吐火焰,山林發起了大火,他急忙帶人上山滅火,天公作美,一股大雨澆滅了大火。

    伏羲發現了一頭被大火燒焦的梅花鹿,在死鹿身下還殘存有火種。

    他看見大家饑腸轆轆,就把燒焦了的鹿肉撕開分給大家來吃。

    這一吃,吃出了滋味,大家覺得比吃生肉好多了。

    於是,伏羲就把火種包起帶回龕下,架起小火烤了一隻山雞和野兔,一嚐,真是美味佳肴。

    聰明的伏羲,就保存了火種讓人們都能吃到燒熟的動物肉。

    為了紀念在東南山頂發現了火種,將此地起名叫天斬龍台。

    從此以後,人們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

    伏羲勇敢地擔當著整個部落生存、繁衍、壯大的責任。

    他開始思考著天地萬物和人之間的種種情況,當夜深人靜時,他一個人佇立在東南方的天斬龍台上仰空觀望,就這樣默默地觀察了幾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