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之九鼎歸墟

第251章 文物追繳(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麵對沈千軍的疑問,丘道行解釋道:“你的想法和我們一樣,最開始,我們也以為從德國追繳回來的晉公盤是贗品,不過這種概率微乎其微,上世紀六十年代晉公盤被販賣到了德國德裏克財團手中,之後又被捐給了彼得堡的聖喬治博物館。”

    “經過多年的文物外交活動,加上國際友人的交涉,聖喬治博物館最終願意和我們進行文物交換,用晉公盤換取當年十字軍東征時期,聖殿騎士團的圓盾銀質徽章,這對於雙方都是一件好事,所以聖喬治博物館應該不會作假。”

    “另外,我們還專門派了故宮博物館研究院的鑒定專家黃立華教授,他在你們古玩圈子應該有些名氣吧,侵華戰爭導致故宮文物南遷時期,他可是保護珍貴文物的大功臣,他親自去了德國進行鑒定,確定了晉公盤的真偽。”

    “現在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晉公盤在運送過程中,被人掉包了,恰晉公盤巧落地京都後,在運送中,押運隊就遭遇了一場車禍,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是這件事很蹊蹺。”

    話音落下,沈千軍插言道:“等一下,為什麽晉公盤會和聖殿騎士團的圓盾銀質徽章扯上關係,這徽章難道是文物局提供的中世紀文物。”

    笑了笑,丘道行繼續道:“作為交換的聖殿騎士徽章,自然是文物局提供的,我們緝私局許多海外文物的追繳工作都離不開文物局的支持,這一次的交涉成功也是多虧了文物局的協助,”

    “你是學古玩鑒定的,想必曆史應該比我熟悉,十字軍東征持續了兩個多世紀,而當時的德意誌是接受東征號召的國家,聖殿騎士團遺留下的文物對於德國有著重要的曆史價值,就像晉公盤對於華夏的意義一樣。”

    點了點頭,沈千軍心中了然,他總算是明白了關於晉公盤的前因,即便華夏擁有國際文物公約法的保護,可是想要進行文物追繳舉證的流程是極為繁瑣和困難的,無論如何,德國是不會輕易交出晉公盤的,華夏也隻有采用文物交換這種手段。

    這種事情在緝私局的文物追繳工作中很常見,當年自八國聯軍侵華開始,華夏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即便是新華夏成立後,文物外流的現象也沒有阻斷,直到國家責令文物局和緝私局嚴懲文物走私外流,出台針對文物外流的相關政策後,情況才逐漸好轉。

    對於緝私局而言,相比於阻止文物走私出口,與文物局協作的文物追繳工作才是最困難的,沒有那個國家願意無條件奉還他國文物,它們甚至明目張膽的在本國大肆展覽,儼然一副占有者的嘴臉。

    對於緝私局在文物追繳工作上的困難,沈千軍也從程雪菲的口中了解了一二,明朝明成祖時期編纂了華夏第一部文獻式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全書四億多字,二萬兩千卷,單單目錄就有六十卷,《永樂大典》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號稱“萬書之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