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761章 血肉磨坊(1/3)

    比利時人的戰術跟法國人差不多……誰叫比利時跟法國人是盟友呢?法國的速射榴彈炮製勝論同樣被比利時人奉為圭臬,他們從法國引進了75毫米口徑速射榴彈炮技術,大量生產並且裝備全軍,成為比利時王國軍隊的主力火炮。他們堅信,沒有一支軍隊能在75毫米速射榴彈炮那鋪天蓋地的炮火下幸存,沒有它粉碎不了的防線!

    然而,當炮火停止後,正在推進的比利時步兵全都傻眼了:按照戰術操典,炮兵應該在他們抵達可以發起衝鋒的距離之前用炮火將鐵絲網、鹿砦之類的麻煩透頂的玩意兒摧毀掉,最好連敵軍的重機槍一起炸掉,替他們肅清障礙,可現在……

    鐵絲網好好的在那裏,鹿砦好好的在那裏,至於德軍的重機槍……哦,這個一開始就沒露過麵。這意味著炮擊效果基本為零,他們得自己想辦法剪開鐵絲網,摧毀鹿砦,才能衝進德軍的戰壕。

    這得死多少人啊!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比利時炮兵發射的大多是榴霰彈。榴霰彈對暴露在空曠地帶的步兵很管用,那灼熱的彈丸暴雨般傾泄而下,處於殺傷範圍之內的步兵根本就找不到一絲活命的機會。但要用它來摧毀鐵絲網、雷場甚至鹿砦,那純粹是開玩笑!靠飛濺的鋼珠來打碎固定鐵絲網的木樁甚至埋在地下的地雷?想多了!

    德軍的炮兵開始發威,一門門迫擊炮照著那密密麻麻的比利時士兵猛砸。比利時軍隊兵力密度實在太高了,炮手根本就不用瞄準,他們要用的隻是裝彈、發射,然後就可以看到比利時軍隊那密集的人浪中間出現一大片空白。尤其是120毫米口徑迫擊炮,這玩意兒殺傷麵積是同口徑榴彈炮的兩倍,一炮下來就得死傷一大片!

    比利時士兵頓時血肉橫飛。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德軍那可怕的重型榴彈炮群沒有開火,不然比利時軍隊的處境會更加悲慘。當然,這並不是德國人有多仁慈,他們沒有用榴彈炮群來轟比利時人,是有更深層次的考量。他們認為有迫擊炮和通用機槍便足以給予暴露在空曠地帶的敵軍毀滅性的打擊了,尤其是迫擊炮,殺傷半徑大,射速快,是對付敵軍衝鋒的理想武器,而迫擊炮炮彈製造成本遠比榴彈炮炮彈要低廉得多,在迫擊炮群便足以應付的情況下,實在沒有必要浪費昂貴的榴彈炮炮彈。

    可即便是這樣也夠比利時人受的了。德軍的迫擊炮打得又快又準,那炮彈跟下雨似的,炸得他們血肉橫飛。這種簡陋而可靠的火炮顯露出了猙獰的獠牙,比利時人很難看清楚迫擊炮藏在哪裏,但迫擊炮所發射的炮彈卻如影隨形的追著他們猛炸,哪裏人多炮彈就往哪裏砸!

    通用機槍和輕機槍也開火了,那子彈跟潑水似的潑過去,槍口指到哪裏,哪裏的比利時士兵便像割麥子一樣一層層地翻倒在地。比利時士兵艱難地向前挺進,踩著自己人的屍體衝鋒,好不容易逼近到了百米距離,結果又被雷場和鐵絲網擋住了去路,前麵的過不去,後麵的一股股的湧上來,大家都堵在鐵絲網和雷場前動彈不得,德軍的機槍、步槍一起照著捅堵的人群瘋狂掃射,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還好,射出去的子彈彈體修長而柔軟,打進人體後很容易變形,穿透力並不強,最多穿透兩個人體就沒有殺傷力了,但通用機槍所使用的7.92毫米口徑全威力彈可就不是這麽回事了,這麽密集的人群,一發子彈能打穿四五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