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426章 決戰6(1/2)

    趙飛羽駕駛著從法國進口的雙翼戰鬥機,低低地從戰場上空掠過。

    他是美國華僑,一個西部淘金客的兒子。

    打從萊特兄弟將飛機送上的那一刻開始,一股飛行熱就在美國悄然興起,那些富豪人人以擁有一兩架飛機為榮,而年輕人如果能成為一名飛行員,將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趙飛羽在美國長大,看著同齡的美國人興致勃勃地談論著飛機,看著一架架飛機在藍中自由翱翔,自然是十分向往的。不過這一切與他無緣,因為在此時的美國,華人的地位是極低極低的,甚至比黑人還低,他們隻能幹一些又苦又累,沒有多少人願意幹的活,在師資非常差的學校就讀,哪裏有機會去碰飛機這麽先進的交通工具?

    不過,響應同盟會的號召回到中國之後,他的夢想居然實現了。1909年,李思明從法國購買了三架飛機,從華僑青年中挑選學員,組建一支飛行隊伍,趙飛羽毫不猶豫地報了名。跟他一道回來的同夥都應該報名去當炮兵,這個更有前途,他不為所動,他就喜歡當飛行員。

    而他最終也通過了重重考驗,成了一名出色的飛行員,他的夢想實現了。

    最初,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充當李思明的專機飛行員,在李思明要出遠門的時候,他就要開工了,這份工作刺激是刺激,但大多數時候都無所事事————李思明再怎麽騷包也不可能坐飛機出門吧?直到今年六月,他們才開始練習空戰和轟炸……

    慢著,這玩意兒可以用於戰鬥!?

    當拿到訓練教材的時候,趙飛羽都有點懷疑人生了。而李思明用實際行動告訴他,這種被上流社會視為新寵,被海空軍視為最得力的偵察工具的飛行器,真的可以用於戰鬥和轟炸!經過一番摸索,那些很能幹的兵工廠工程師終於在辛亥革命前夕克服了重重困難,將去掉了沉重的機槍槍架和水冷套筒的G-08重機槍裝上了飛機,並且設計出炸彈掛架,使這些簡陋而巧的飛行器具備了掛載和投擲50公斤級炸彈的能力。李思明給飛機配備的最主要的彈種還是凝固汽油彈,因為這玩意兒比較便宜,但威力卻極為恐怖,當數架甚至十幾架戰鬥機呼嘯著撲向敵軍陣地,連續投下凝固汽油彈的時候,就連飛行員也被這種炸彈製造出來的火獄一般的景象震驚。

    趙飛羽不管是投彈還是空中格鬥,成績都非常優秀,用李思明的話來,他生就是吃這碗飯的。不過,戰爭爆發以來他們一直沒有一展拳腳的機會,他們所接受的訓練都處於高度保密之中,沒有上頭允許絕不能在外人麵前談起。所以他們隻能老老實實的充當空中偵察兵,駕駛著沒有任何武裝的飛機,在空中來來回回的盤旋,偵察著敵軍的動向。

    今,他們終於有機會一展拳腳了。接到師部的命令之後,趙飛羽嗷嗷叫著讓機械師用最快的速度幫他把機槍和炸彈裝上去,他已經迫不及待的要讓北洋軍嚐嚐他的厲害了————大爺放棄繼承老爸的裁縫鋪回國是奔著建功立業來的,可不是為了給步兵當附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