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364章 鍾山風雨16(1/3)

    驅逐艦上,德國水手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卸下一口口木箱。李思明讓黑衣軍士兵上去幫忙,把這些木箱卸下來送往臨時軍械庫,他隨手挑了一口箱子讓韓七扛著,與兩位公爵一起返回他的住所。

    回到住所後,韓七打開箱子,馬上,兩挺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槍托加一根槍管,以及一堆鐵片組合起來的、要多寒酸有多寒酸的機槍暴露在空氣中。這正是李思明夢寐以求的通用機槍,加上兩腳架就是輕機槍,加上三腳架就是重機槍,打起來跟潑水似的,不是一般的猛。先前這種機槍采用的是銑削工藝,現在改成衝壓工藝了,從外表來看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呃,貌似更寒酸了一點。

    李思明卻很滿意。在他看來,這款機槍的外型已經很接近三十年後那令蘇軍聞風喪膽,讓盟軍兩股戰戰狂呼救命的G-4了。事實上,它上麵采用的很多技術都是G-4的,它是G-4的簡化版也不為過,就是射速比G-4慢了許多。G-4的射速達到恐怖的每分鍾1500發,而這款機槍的射速才每分鍾900發,差了將近一倍。不過這樣的射速對於一挺通用機槍來剛剛好,機槍射速並不是越快越好的,因為在戰鬥中,機槍絕大多數時候打的都是點射,射速太快的話扣一下板機十幾二十發子彈就出去了,絕大多數子彈都打了個寂寞,白白浪費掉。G-4就是很好的例子,這種機槍必須在經驗豐富的老機槍手手中才能發揮出威力,讓新兵蛋子上?那就是子彈滿飛,打得滿地彈殼,敵軍毛都沒少一根。

    相比之下,每分鍾900發的射速就容易控製得多了。而且這個射速放在一戰也不算慢……不僅不算慢,還快得驚人,因為目前各國大量裝備的馬克沁重機槍每分鍾射速也才500發而已!

    李思明有些驚訝:“你們這麽快就開始批量生產了?”

    克洛維公爵:“也不算快了。大量采用衝壓工藝的好處就是隻要模具校好了,原料到位了就可以開始流水線式生產,效率采用銑削工藝來高太多了,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材料。”

    萊茵哈特:“你要的一百挺樣品全部交付給你了,你什麽時候把它投入到實戰中去?”

    李思明翻了個白眼:“你們是不是太心急了一點?連個射擊表都還沒有摸索出來,你讓我給部隊大規模換裝?開玩笑吧!”

    萊茵哈特嘿嘿幹笑,有些尷尬。

    確實,這款機槍剛剛開始試產,射擊表都還沒有弄出來呢,大規模換裝的話為時過早了。

    不管是步槍還是大炮,都必須有射擊表,沒有射擊表的話就是瞎打一氣,白白浪費彈藥。這個可以參照印巴在克什米爾高原上的較量,由於雙方都沒有針對高原地形和氣候的射擊表,所以炮兵明明瞄準了對方的陣地,結果一開炮就不知道炮彈飛到哪裏去了;戰機瞄準了敵方的工事一口氣傾泄了一堆航空火箭彈,可打出去之後都是女散花,滿亂竄,雙方的指揮官隻能看著那無頭蒼蠅蠅似的四處亂飛的彈藥和安然無恙的敵軍陣地幹瞪眼。李思明暫時不缺買子彈的錢,但他也不想當這個冤大頭,換裝?可以,先把射擊表給我弄出來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