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290章 建議(1/3)

    李思明搖晃著昏沉沉的腦袋,將連續數日高強度腦力運動所帶來的疲憊撇到一邊,讓自己清醒一點。他硬撐著打起精神來,向克洛維公爵伸出自己的右手:“公爵,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克洛維公爵同樣非常疲憊,眼睛裏布滿了血絲,隨時能睡過去,很顯然,這幾李思明不好過,他也不好受。

    對德國來,不幹涉中國的革命倒是事一樁,隻要德國在中國的利益能夠得到保證,這場革命誰笑到最後都不要緊,德國沒必要去插手。把自己辛辛苦苦從法國人手裏敲到的幾內亞讓給李思明才是真正的大問題,那塊土地雖然荒蠻得很,人口稀少,疫病橫行,更沒有什麽戰略資源,屬於食之無味的雞肋,但再怎麽那也是一塊二十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要把這麽大一塊地讓給別人,而且還是被整個歐洲嘲笑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

    德國老百姓隻怕很難接受,德皇更不能接受。事實上,這幾德皇與老公爵交流的每一封電報中都彌漫著一股嗆人的火藥味,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咄咄逼人,由此不難看出德皇對提出這個敢於打德國殖民地主意的中國人有多惱怒,對勸他接受這樁交易的老公爵又是何等的惱火!老公爵必須充分發揮自己所有的智慧,用德皇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向他闡述這次交易的必要性,努力服德皇,不然的話,估計他連還能不能回國都要成問題了。

    最後,李思明那點石成金的本領還有一旦爆發全麵戰爭,德國對外海上貿易必將處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嚴密封鎖之下的現實讓德皇心不甘情不願的接受了這樁看似不可思議的交易。李思明能看到的問題,他身為德國的皇帝,自然不會看不到,而且為了尋找應對之策,他都不知道愁掉了多少頭發。如果李思明能送德國一條在歐洲爆發全麵戰爭的時候都不會被英法掐斷的石油生命線,拿區區一個幾內亞去作交換也是很劃算的事情。

    德國本土沒有哪怕一口油井,德國對石油進口依賴程度有多高,威廉二世比誰都明白。

    不過,他也不是好糊弄的。他提出的條件是:

    李思明必須證明這條石油生命線不會被英法掐斷,才能得到那塊殖民地!

    克洛維公爵對李思明的的本事是很放心的,這家夥看似隨意的往馬拉開波湖一指,德國就在那裏發現了一個跟利比亞錫爾特盆地相比也毫不遜色的石油產區,此前壓根就沒有一個人敢信那裏有油藏!他了存在著這樣一條石油生命線,那就肯定存在,他要做的,就是等著這家夥將這條石油生命線指出來而已。

    所以,他簽起字來格外的瀟灑。

    老頭子強打精神,跟李思明握了一下手,笑著:“有馬拉開波湖油田合作項目的經驗在,我們的合作肯定會非常愉快的。”

    李思明打著哈欠:“我堅信這一點……就是德皇陛下的誠意似乎不大夠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