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240章 心動(1/3)

    一艘艘貨輪在鹽城港和連雲港進過出出間,時光飛速流逝,插下去的禾苗轉眼間就讓金黃的穀穗壓彎了腰,原本青翠欲滴的棉田裹上了銀妝,西紅柿、向日葵、辣椒、油菜、甜菜……數量眾多的作物把半個蘇北平原妝點得五彩斑瀾,對於勒勞的農民來,這是世間最美的水彩畫。

    豐收的季節到了。

    是的,打從李思明來了之後,這片原本疫病橫行、水災頻發、堪稱民不聊生的土地已經連續三個年頭迎來大豐收了,而且這次豐收比以往任何一次來得都要驚人。

    這次蘇北農場總共種下了三百萬畝水稻,連續幾年耕作把那些新開墾的土地都變成了熟地,大量堆肥的施用讓這些土地的肥力豐沛無比,所以今年的水稻產量創下了紀錄,達到了恐怖的畝產四百五十斤,這個產量別放在中國,放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恐怖的,也難怪農場的農民一個個笑農顏開。

    徐州和淮西的農場也迎來了牛收。這些農場用的都是蘇北農場提供的種子和肥料,但由於時間實在太過倉促,而且灌溉和肥力都與蘇北農場不可同日而語,產量自然要比這邊低很多。徐州農場的水稻畝產量勉強達到三百斤,淮西那邊由於土地太過貧瘠,產量就更差了,隻有兩百六十斤出頭。但是對於這兩地的農民來,這產量已經讓他們很滿意了。

    徐州和淮西兩地的機械化程度都要差很多,連畜力收割機都不充足,而農民也沒有那個耐心等著那數量有限的畜力收割機慢慢的收割過來了,他們全家一起上陣,從早到晚埋頭苦幹,不把所有水稻全部收獲完畢他們是不會放下手裏的鐮刀的。這是很辛苦的工作,幹上一那腰酸痛得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但他們卻像機器人一樣以驚人的速度收割、脫粒、搬運,好像根本就不知道累字怎麽寫的!

    “難得產量這麽好,我們恨不得睡在稻田裏呢……累?當然累,但累死也樂意!”上海某報社的記者前來采訪的時候,很多淮西農民都是這樣回答的。

    第二,這些農民那憨厚的麵孔和樸素的語言就登上了報紙的頭版,讓無數因為種田沒有出路被迫進城務工的農民羨慕萬分……如果他們能擁有這麽多田地,並且年年都能獲得這樣的產量,還進城務個屁工啊!

    獲得大豐收無疑是好消息,但是這好消息對於不同的人來,好壞不一。淮西、徐州那些沒能加入農場的農民自然是羨慕到眼珠子都發紅的,富農乃至地主眼珠子骨碌碌的轉,尋思著好像加入農場更加劃算,而大地主則在瑟瑟發抖……可以預見,等秋收之後必定會有大批佃農跑路,然後主動要求加入農場!佃農也是有田地的,隻是田地不多,為了活命不得不在耕種自己的土地的同時,也租一些地主的地來種,以獲得更多的糧食,現在看來他們根本就用不著看地主的臉色,隻要加入農場,接受農場的條件,獲得農場分配的肥料、種子和農耕機械,他們就能獲得很好的產量,一畝田的產量頂現在好幾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