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217章 煤鐵聯營2(1/2)

    李思明抵達徐州的時候,關先生已經在那裏著手進行轟轟烈烈的分田地運動了。

    所謂的分田地運動,自然不是真的將田地分給農民,而是成立一個個擁有十幾二十萬畝田地的農場,然後招募工人,每個農場工人都可以獲得數十畝田地的經營權。他們可以在分到的田地上種植農場要求的作物並且因此而獲得收益,但沒有土地轉讓權,擅自轉讓農場的土地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這場運動在徐州掀起了巨大的波瀾,各界為之震驚,老百姓則極為振奮,爭相報名成為農場的工人,蘇北農場工人過的是什麽日子大家都知道的,誰不羨慕啊,現在也有這樣的機會了,他們當然不願意放棄。

    這就讓關先生很為難了。

    “報名的人實在太多了……按照你的要求,每戶農場工人至少應該擁有四十畝田,但如果把所有人都收下,每戶頂多隻有二十畝,打了個五折,跟以前沒有太大區別了。”麵對前來視察的李思明,他訴苦。

    李思明笑笑:“沒事,都收下來。你們一時間還沒有辦法像蘇北那樣大規模推廣機械化耕作,超過一半田地需要牛耕或者馬耕,這個時候人力就非常重要了,人少了根本就忙不過來。”

    關先生:“但這邊遲早要大量使用拖拉機、收割機的啊,到時候那麽多人力豈不是派不上用場了?”

    李思明:“怎麽可能派不上用場?不是非得一年到頭臉朝黃土背朝的才叫農場工人,進入榨糖廠、麵粉廠、紡織廠工作的同樣是農場工人。”

    關先生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李思明:“抓緊時間把養馬場搞起來,蘇北那邊很快就要送八百匹重型挽馬過來了,可別到時候馬到了,養馬場還沒搞好。”

    那些重型挽馬關先生是知道的,一匹匹壯得跟大象似的,拉車拉犁都是一把好手,比黃牛要好使得多,有這七百匹重型挽馬在,徐州農場的畜力將得到極大的充實。對於這樣的好事,關先生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拍著胸口表示冷落誰都不會冷落那些寶貝挽馬。

    關先生在徐州幹得還不錯,他做事踏實而賣力,又有不少從蘇北農場那邊抽調過來的骨幹全力協助,徐州農場項目的進展非常快。李思明對這老頭子的能力有點兒刮目相看,在他那裏逗留了兩,幫忙解決了一些問題,然後便動身前往利國了。

    “李團練使,歡迎來到利國!”

    他剛下車,胡碧澄便迎了上來,恭謙有禮的向他問候。

    胡碧澄是個實業家。利國煤礦局原本是由胡恩燮主持的,由於經營困難,胡恩燮憂勞成疾,最終病逝,胡碧澂接手了利國煤礦局。胡碧澂自知撐不起這個爛攤子,提議由國家接手。當時清政府財政極其困難,自然不願意接手,胡碧澂更不願意將自己身家都填進這個無底洞,將它轉讓給了胡碧澄。幾經輾轉,最終由廣東商人吳味熊跟胡碧澄簽訂了轉讓協議,利國煤礦局也因此改名為賈汪煤礦公司。幾年後,吳味熊病死,臨死前希望胡碧澄回來主持大局,胡碧澄覺得胡家人打拚幾十年才打下來的一點事業不能就這樣夭折了,於是又硬著頭皮回來接手。當時賈汪煤礦已經陷入了停產的境地,胡碧澄費了老大牛鼻子勁才把那個爛攤子收拾好,重新開工,將產量恢複到每年三萬噸。然後,他很快就走好運了,在他重新接手賈汪煤礦的第二年,李思明就來到了蘇北,當年一個冬季就向賈汪煤礦公司訂購了八千噸煤炭,將賈汪煤礦公司積壓的煤給清了個一幹二淨。此後,蘇北農場就像一頭吞煤巨獸,賈汪煤礦公司挖出一車煤他們就拉走一車,尤其是鹽城和淮安兩個火力發電廠投產之後,吃煤就更加厲害了,李思明就差沒拿槍跑到徐州逼他們挖快點,再挖快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