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215章 得寸進尺(1/3)

    交往好幾年,萊茵哈特已經摸清楚李思明的尿性了,這家夥對種地和開礦有著濃厚得異乎尋常的興趣,隻要有機會,哪怕是萬裏之外的土地他都要插一手。事實上,在過去兩年,他就不止一次提出要從德國的殖民地租一些土地過來搞開發,哪怕是非洲的都不嫌棄。不過出於各方麵的考慮,德國方麵沒有同意,那是他們辛辛苦苦才拿到的殖民地,讓中國人跑去開荒挖礦……

    總有一種違和感!

    但這一次他怕是不答應都不行了。這些年德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在持續惡化,在波蘭和巴爾幹問題上得罪了沙俄,公海艦隊計劃讓德國和英國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對頭,跟法國……普法戰爭的仇還擺在那裏呢,德國跟法國的關係能好得起來那才叫見鬼!得罪英法俄的後果就是德國在全世界都陷入了孤立,而且是經濟、外交、軍事、政治等等全方位的孤立,這種苗頭已經越來越明顯了。英法在國際舞台上合縱連橫,竭盡全力要將德國邊緣化,這兩個國家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比德國要大,盡管德國的軍事、經濟實力並不遜色於他們,但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還是落了下風。德國肯定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他們開始考慮用一場戰爭打破英法在經濟、外交上的封鎖了。

    在戰場上硬碰硬,德國是不懼怕英法的,德國海軍實力或許不如英法,但是德國陸軍可從來都沒怕過他們。隻不過,在大多數時候,大國之間的戰爭,拚的都是綜合國力,德國人再怎麽自信,也沒有狂到認為德國的綜合國力強過英法的地步。也許他們真的應該考慮好好開發一下殖民地了。

    開發殖民地必須得有足夠的人力,德國本土肯定抽不出多少人力的,而殖民地土著……算了,又笨又懶的貨,指望他們替德國玩命工作,開發殖民地?做夢去吧!這個時候,中國就成了不錯的選擇,中國人口世界第一,而中國人又普遍都很勤快,如果能在中國大量招募工人去開發德國的殖民地,那豈不是美滋滋?

    不過,目前這一激動人心的設想還隻是空想,因為德國的殖民地一般都是非常貧窮落後的,野獸出沒,疫病橫行,到那種鬼地方去工作,實在太需要勇氣。不用多,一個霍亂,一個瘧疾,就能讓那些遠渡重洋前去工作的人死得七七八八了,這跟送死沒區別,誰敢去啊?貌似也就李思明敢,因為他有足夠的特效藥,可以確保那些工人在疫病的襲擊之下能夠生存下來。

    萊茵哈特決定了,如果數以萬計的中國工人真的能夠在新幾內亞生存下來,他就服國內,大量從中國招工,去開發非洲殖民地!

    話,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也是不的,今的坦桑尼亞、納米比亞、安哥拉、喀麥隆、盧旺達、布隆迪、莫桑比克一部,都是他們的地盤,如果能把這些殖民地都開發出來,那……

    這位仁兄越想越覺得可行,激動得不能自已,馬上便起身告辭,回自己的房間起草一份文件,論證向這位中國軍閥開放新幾內亞殖民地的必要性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