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105章 叮囑(1/3)

    讓人家幫忙生產藥品但不告訴人家藥品的用途這種做法無疑是缺德的,可憐的拜耳藥業給他做牛做馬,辛辛苦苦生產出一堆可以治愈絕症的良藥,但是榮譽卻與他們無緣————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那些藥到底有什麽用。

    難道他們不會找人來試藥?

    這個嘛……

    疾病有千萬種,難不成你還能一種種的試?那得試到什麽時候!

    能生產出藥品,甚至已經生產出了藥品,卻不知道它到底有什麽用,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是相當常見的。二十世紀化學工業突飛猛進,無數新鮮事物通過化學方程式合成出來,它們當中相當一部分迅速被挖掘出潛在價值,推廣開來造福萬民,但也有很多隻能擱在一邊,不知道到底有什麽用,或者對它的用途認識不足。這年代不是為了戰勝某種疾病而投入海量的資源去研製一種對症的藥物,而是要從一大堆有用的沒用的化學產品中篩選出對治療某某疾病有效的藥物來……是不是很有意思?對,磺胺就是這樣被篩出來的,治療血吸蟲病的特效藥呲喹酮也是這樣篩出來的。

    從一大堆有用沒用的化學合成的東東裏篩出能治病的藥物不是一件易事,而從一大堆疾病裏篩出對應哪種藥物的疾病,更難。可以預見,隻要這家夥不公開藥方,可憐的拜耳藥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都隻有給他打苦工的份。

    他當即就讓人取來氨基水楊酸鈉給蔡鍔服用,然後用一支大蒜素兌了一瓶生理鹽水給他掛上。大蒜素對肺結核沒啥效果,但是作為輔助藥物,卻可以起到隻用水楊酸鈉好得多的療效,這一點已經在過去一年裏被證實了的。

    完事之後,他對蔡鍔:“放心,最多過兩三個月,你就能恢複健康了。”

    蔡鍔望定他,微笑:“你跟其他醫生很不一樣。”

    李思明問:“怎麽個不一樣法?”

    蔡鍔:“其他醫生對病人一向是言辭含糊,絕不會作出明確的保證,生怕惹麻煩上身,但你會明確的告訴病人,你能治好他……這很不一樣。”

    李思明:“那是因為我有信心治好他才會給出這樣的承諾。”

    蔡鍔:“一個人得了不治之症你能治,一個國家呢?一個國家得了不治之症,你也能治嗎?”

    李思明目光一瞬,看著蔡鍔,隻見對方定定的看著自己,似乎在期待著他的回答,他知道,蔡鍔肯定認出他了。他笑了笑:“我又不是神仙……就算是神仙,也隻能治人,不能治國。”

    蔡鍔明顯有些失望,他似乎很希望能從李思明嘴裏得到肯定的回答。

    李思明補充:“將所有希望寄托於一個人身上,指望他大顯神通讓這個已經跌落到深淵的國家起死回生,那是不現實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救世主。想救這個國家,沒有別的辦法,隻有發動整個國家的老百姓,用他們的肩膀將這塌下來的扛起來,用他們的脊梁將這片墜向深淵的土地撐起來。寄希望於任何人都是錯誤的,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這個國家的所有人,記住,是所有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