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99章 公爵的見聞(1/3)

    對於授權這種好事李思明自然是舉雙手歡迎的,有錢收入嘛。雖自己手頭上有大筆銀子,但那都是借來的,上百萬幾百萬地花出去,李老板心裏也有點兒慌,有收入送上門那自然是最好的。

    於是,雙方就授權費用展開了談判,最終以一百二十萬馬克成交,巴伐利亞獲得了足夠武裝十個步兵師的新型輕武器裝備的生產授權。

    李思明也不含糊,這筆錢全部用來訂購子彈。這筆授權費也隻是在紙麵上過了過流水,然後就回到了德國人的口袋,他碰都沒碰到一下。

    談成了這筆大買賣,大家都挺開心,頻頻舉杯,開懷暢飲,最終喝得大醉,盡興而歸。

    接下來幾,克洛維公爵和萊茵哈特公爵都纏著李思明,讓他帶自己去看他那支“民團”訓練。李思明倒也沒有氣,帶著他們穿梭於一個個訓練營地之間,讓他們看個夠好了。

    克洛維公爵用他的筆如實記錄下了自己所看見的東西:

    “這位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洋溢著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都不具備的、不知從何而來的自信的年輕人以其近乎無窮的精力攪動著這片土地。他幾乎買下了整個鹽城和淮安,短短兩年時間,這片麵積相當於一個比利時或者大半個荷蘭的土地,從士紳到貧苦百姓,都被他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他以卓越的眼光和常人所不具備的大氣魄,砸下近千萬兩白銀,在短短兩年之內將這片原本荒涼的土地打造成了自己的王國。”

    “這裏就是一座巨大無比的農場,四通八達的水渠讓原本無法開墾的荒地變成了肥沃的田野,大批流民和隱居山林的棚民蜂擁而來,然後被以家庭為單位安置到荒涼的原野上,去開墾自己的土地。每個農場都實行軍事化管理,那些開發條件比較好的土地每個農場大概有四百到五百戶人,開發條件比較差的則隻有一百五十到兩百戶,當然,戶數並不是固定的,如果有大批人口前來投奔,他會視情況給人手緊缺的農場補充,所以每個農場的人口每個月都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每個農場的人口都在增加。”

    “以家庭為單位加入農場的話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所以一個叫婚姻登記得的機構業務非常繁忙,每都會有人來登記。在短短幾裏,我親眼看到有好幾對夫婦,從認識到去登記隻用了幾個時。在西方人眼裏非常神聖的婚姻對於他們而言隻是爭取更好的待遇的手段,他們不奢求愛情,隻要適合過日子的就可以了。”

    “也有兩個單親家庭組合為一個新家庭的,這種情況並不罕見。他們無需顧慮孩子,因為進了農場,孩子會得到很好的照顧,七歲以下的每個月都可以得到一些補貼,七歲以上的全部被送進學校去讀書,不分男女。不讓孩子去讀書的將會被驅逐出農場,毫無道理可講。當然,不會有那麽愚蠢的父母,農場大量使用機械,最差的也會使用畜力機械,一個人能幹好幾個人的活,在勞作之餘他們甚至還有時間上山打獵或者下海捕魚,把孩子留在家裏幫自己幹活是很不劃算的————學校把孩子的早餐和午餐都包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