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94章 不速之客(1/3)

    李思明現在是大名人了,在蘇北、魯南、皖南,不知道皇帝是哪個的可能大有人在,但不知道李思明是誰的,真的很難找得到。哪怕再怎麽不樂意,大家也得承認,這是個才。在上海,他靠著幾次精準的預測在股市瘋狂圈錢,搖身一變變成百萬富翁,然後出售債券集資,搖身一變又變成了千萬富翁;在蘇北,他拿著從上海圈來的錢瘋狂砸基建和灌溉係統,讓這片原本荒涼而貧瘠的土地搖身一變,變成了無數人向往的樂土。這裏有無數機會,隻要踏實肯幹,哪怕是去工地搬磚都全家餓不著。至於那些有先見之明,搶先一步開設了磚窖、瓦窖的,更是賺得盆滿缽滿。這樣的人不是才,誰配得上才這一稱號。

    當然,李大才也並不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今年他種下的甜高粱、甜菜都大獲豐收,在製糖廠變成了成噸的白糖,暢銷全國,為他帶來巨額的利潤。他種下的棉花也獲得了每畝兩百斤的好收成,由於運輸便利、價格也低,這些棉花被江浙一帶的紡織廠搶購一空。有道消息,光是這半年,他的利潤就高達上百萬兩銀子……開門紅就這麽嚇人了,接下來他賺到的錢隻會更多!

    當然,旁人也隻能羨慕,這種高投入高產出的集約化生產,別人根本就玩不轉,更別提這家夥還用上了不少黑科技,才取得了這樣的好產量!

    利用白糖和棉花暢銷的重大利好,聚寶樓推出了第二期債券————此時不圈錢,更待何時?不出所料,第二期債券再次引來市場的熱烈追棒,連洋鬼子都紛紛掏腰包搶購,那火熱的場麵喲,看得咱大清戶部的官員眼珠子血紅,恨不得把這些錢通通給搶過來!

    由於這一年沒啥大事發生,咱們按下時間的快進鍵,飛快略過就是了。簡單的,蘇北農場在收獲了甜高粱、土豆、甜菜之後,種下的水稻也大獲豐收。蘇北的土地本來就肥,李思明又舍得下本錢,挖了不少沼氣池製造沼肥,又從淮南、山東那邊收購大量泥炭、褐煤製造堆肥,再加上少量的化肥,不要錢似的往田裏施,那莊稼跟嗑了炫麥似的撒丫子長得根本就停不下來,五十萬畝水稻,平均畝產量四百斤,不知道驚爆了多少人的眼鏡。

    收割完水稻,種下整整一百萬畝冬麥,今年一年的辛苦勞作就算過去了,婦女可以繼續找點零活幹,青壯則要帶上火銃,再度集結,他們要開訓了。

    李思明還真是話算話,開訓之前先隨機挑選士兵進行考核,體能、投彈、射擊、拚刺、隊列、土木作業……一樣不漏,不合格的當場就藤條照屁股暴抽,合格的有獎勵,表現優異的直接提拔為軍官。一通獎懲下來,讓所有軍官和士兵都心頭凜然,深深的意識到,在軍事訓練這方麵,這個光頭是很認真的,不想被抽爛屁股的話,他們最好也認真起來。

    教訓完偷懶的,獎勵了勤奮的,大軍開訓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