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頭

第681章 絕對的行業龍頭(1/2)

    比如,就有人把天馳技術稱之為新能車裏的“小咪”,是吊絲品牌,特斯拉是新能車裏的蘋果,雷布斯無辜躺槍,也是鬱悶。

    亦或者把天馳技術的競爭策略貼上“拚夕夕戰法”的標簽,因為便宜嘛,其它新能車廠商打死他們都不敢和天馳技術打價格戰。

    競爭者的這種手段策略,顯然是要把天馳技術這個品牌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打上“低級”、“低端”、“low”、“刁絲”等烙印。

    因為競爭者除了能幹這些,其它的幹不了。

    天馳技術現在掌門人鄭鴻瑞屬於理工男的典型,更加偏愛技術,在輿論公關方麵是他的弱項。

    但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天馳技術的背後有天盛資本,陸鳴可不會仍由對手帶節奏,底下沿著一批“專業團隊”,讓這幫秀才去輿論場戰鬥就對了。

    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還是產品本身。

    事實上,鄭鴻瑞反而是直指本質,在產品的設計上可是下了苦功夫,也下了大本錢,鄭鴻瑞的強迫症有著近乎偏執,強迫症患者恰恰是最能打造出完美作品的一大關鍵因素,這個世界幾乎所有美的事物都是強迫症患者的傑作。

    天馳技術接下來的戰略是打造另外幾個型號以豐富“天馳家族”,包括主打小眾的電動超跑係列,這是典型的虧本買賣,不指望它能賣出幾輛。

    但必須的有、必須得貴、必須得高端、必須地大氣等等,全麵頂級配置,為此這個小眾係列一輛的成本幾千萬都在所不惜。

    天馳技術壓根就沒打算在這上麵賺錢,更多的是打造“天馳”這個品牌,畢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絕大多數人買不起的才是最牛比的,少部分人才願意開出去秀,長期來看最終會在品牌溢價上獲得無形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天馳技術的銷量結構數據顯示,購買這款新能源車的消費者車主,有20%左右的比例的客戶是家裏的第二輛車,而且大多數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家庭成熟穩定者居多。

    為了日常通勤、降低燃油成本、進一步改善生活質量,而且這些消費者大多數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理性消費者,且以一二線城市中產居多。

    典型的就是寧州市目前跑“閃馳”通勤代步的人明顯增多了。

    還有就是網約車司機群體、想要節約用車成本的群體、拿不到藍牌的群體,以及駕駛體驗不一樣,“閃馳”這款新能車百公裏加速以21萬的價格給撤出開出了油車百萬的動力駕駛體驗。

    再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基礎設施的鋪設到位了,以前很多開新能源車的車主是不太敢上高速的,因為擔心續航的問題。

    而天馳技術在這一塊的布局是毫不吝嗇,現在開“閃馳”的車主都放心的上高速,包括跨省高速也不虛,因為沿途的充電站設施基本都已經鋪設到位了。

    車主要上高速路之前,也能在車載係統上的有關軟件實時查看沿途路段的充電站情況,車子當前的電量能不能跑到最近一個充電站服務區都可以提前獲悉精準的數據,不至於跑到半道最後交拖車的尷尬局麵。

    倒是購買油車的,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不少是有略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範圍情況,甚至打腫臉衝胖子。

    例如一些剛畢業的年輕人,為了生活體麵一點會貸款買車,主要是十來萬的車為主,如影豹、名爵等等,而且大多數是第一輛車,有一定的剛性需求。

    而天馳技術的“閃馳”車型也正在挖走一部分這類消費群體,答案是這款智能電車的價格21萬雖然比名爵這類車子貴點兒,但對這些年輕人而言咬咬牙搞個分期也能拿下來,而“閃馳”以20萬左右的價格能開出百萬油車的駕駛體驗在很多年輕人看來是非常劃算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