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頭

第627章 總之,天塌不下來(1/2)

    辦公室休息區,陸鳴頗為愜意的泡著茶,同時聽著鄭鴻瑞的工作匯報。

    “雖然預售量能很快回籠六百多個億的資金,但馬上就要再投入,問題在於我們是虧本再賣,銷量越大越往後的資金缺口就更大。”鄭鴻瑞有條不紊的闡述著,接著補充道:“而且政策上的補貼從今年起逐步退出,這又會帶來不小的資金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新開年以來,行業內的從業者把今年稱之為“新能源寒冬”的一年,整體上對於新能源車在今年的市場是持悲觀態度的,甚至有一些機構在當下就大膽預言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可能同比去年下滑。

    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便是政策上的因素不可忽略,就在上個月,財、稅、工、科四部門有關方麵表示要在2O2O年取消新能源車的財政補貼。

    鄭鴻瑞接著說道:“若是補貼政策大幅度的、快速的調整,對於產業內企業的經營、規劃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帶來的經營壓力的增大,直接的影響就是定價與銷量,間接的影響就是企業發展戰略要不要迅速適應與調整的問題。”

    相比之下,如果補貼提前取消,產品剛剛上市還沒有形成足夠規模的造車新勢力感受到的壓力會更大,天馳技術現在最主要的是靠天盛資本全麵資金兜底的,也還不是什麽大問題,但其它造車新勢力就未必了。

    這段時間國家能源局已經建立了“退坡、調整、推出”機製,國家從今年起政策補貼逐步推出,直至明年全部退出;另一方麵,近期國家也加強了對新能源車企資質的審查,此前有三十家車企被取消資質就是最好的證明。

    退坡機製可以說是一種國際慣例,在提供補貼的同時,根據產業發展,有計劃、有明確的目標的逐步減少補貼,和早期的“扶上馬、送一程”的說法比較起來,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和額度限製了。

    可以預見的是,補貼退坡甚至取消之後,勢必會有一部分車企退出競爭舞台,不少的機構分析認為接下來的幾年新能源車企將會迎來煎餅重組的高峰。

    隨著政策的日趨收緊,行業洗牌加劇,競爭日趨白熱化已經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了。

    顯然,國家各部門出台的一係列新措對新能源產業進行約束,一方麵是加強市場引導,淘汰更多落後企業,另一麵是在倒逼企業提升自身的硬實力,鼓勵企業不斷創新,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引入特斯拉這條“鯰魚”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國內那些安逸吃補貼的現象看不下去了。

    這一係列的新措施的出台,一大群新能源車企就直呼受不了,各種大喊大叫行業寒冬來了。

    結果就在本月,天馳技術甩出了一個王炸,閃馳的24小時預定量超31萬輛,管這叫寒冬?對於一些濫竽充數、弄虛作假騙補的所謂造車新勢力而言,的確是寒冬!

    在新的形勢之下,隻有把握市場的變化,不斷提升方可在補貼推出後擁有發展的一席之地,不然隻能麵臨被淘汰的命運了。

    天馳技術的這份亮眼成績單麵前,對於國家能源局毫無疑問是個大好消息,對於新能源產業而言,國家財政的補貼支持本就不是企業濫竽充數、弄虛作假的護身符。

    之前在一定程度上擔心斷補貼會讓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落後,畢竟這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這就給了一些騙補車企的滋養空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