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頭

第465章 貪婪與恐懼(1/2)

    收盤後,各路股神們都在分析接盤當下的行情,這行情都把一大票的股民給整不會了,不是說好的無窮六絕七翻車八下九回頭十空的嘛?

    八月初的確是下去了,但馬上就回頭了,這距離九月份還有大半個月呢。

    就提前反應了?

    各大財經媒體則是在報道天盛控股總市值超越企鵝這件事情,而陸鳴的個人身價也創曆史新高,以1.56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287億美元穩居世界首富榜首繼續蟬聯,並且將第二名的傑夫貝佐斯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天盛控股站上2.8萬億總市值之後,一大票的券商、投研分析機構紛紛看多到3萬億。

    阿信旗下的分析師是最奔放的,收盤不久便急不可耐的再次發表研報,上調天盛控股的評級,目標價看到43750元,也就是總市值看到3.5萬億。

    在引發市場一片熱議的過程中,爭議也隨之而來。

    很多投資者紛紛感歎,為什麽國內有萬億市值的銀行,有萬億市值的保險公司,甚至都有萬億市值的白酒公司,如今更是有接近3萬億市值的非銀金融公司,為什麽就是沒有萬億市值的科技公司。

    尤其是信仰科技的投資者,今年來無疑是承受了巨大的煎熬與痛苦,那邊非銀金融公司天盛控股都奔著3萬億總市值去了,這邊的科技公司卻穩穩地摁死在地板上,不斷突破下線。

    可話又說回來了,當大A出現萬億市值的科技公司之後,市場一定又會出現一種聲音開始抱怨科技泡沫了。

    這個市場有些東西始終在變,而有些東西永恒不變,不變的是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對於本周的行情上漲,陸鳴其實並沒有做太多實際上的推動,要說受到他的影響,最多就是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說了句要分紅保底12位數。

    本周拉升的行情,主力資金並不是天盛資本,而是其它的機構大資金。

    市場當中大多數的散戶沒有看清楚大券商這波上漲的邏輯,但肯定是瞞不過陸鳴的判斷。

    顯而易見,資金是要把逼迫大科技板塊的人割肉,通過製造冰火兩重天的行情,逼得潛伏在科技股中的資金去追券商。

    然後大資金主力才能拿到科技板塊的籌碼,至於為什麽會搶籌科技股,邏輯也很簡單,那些消息靈通的機構大資金十之八九是知道未來的Z策要向高科技行業傾斜資源了。

    所以市場先一步提前反應一波再說,通過拉台大金融、券商把資金從科技板塊割肉往這個方向趕,他們在背後偷偷摸摸的撿帶血的籌碼。

    過一兩個月再打一波,前前後後三四個月的樣子就差不多完成了籌碼收集動作。

    到時候券商再狠狠地砸一波,兩頭收割,簡直完美。

    而韭菜們兩頭疲於奔命,就這麽持續虧損。

    至於天盛資本,從2017年就開始押寶新能源、半導體等大科技板塊了,所以本周的行情拉台天盛資本幾乎沒有動,因為沒必要動了,對於天盛資本來說,現在就是拿著地板價的籌碼等著市場給抬轎子就完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外資本市場都接連迎來利好,這邊大A剛剛連漲激活了市場氛圍,外圍市場今天也給力,當天晚上地球另一邊的美股開盤,美三大指數開盤紛紛走高,其中納指衝到了7933點創出曆史新高,標普衝到了2872點也走出了曆史新高。

    外圍市場本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沒有出現大問題算是穩了,畢竟大A有跟跌的傳統,跟漲是隨意,但跟跌是奉陪到底,至少外圍市場的表現讓大A的股民鬆了口氣。

    ……

    周末下午茶時間。

    在家中的陸鳴正關注這個周末雙休日的資訊匯總,此刻正在閱讀相關的消息。

    放眼望去周末幾乎都是利好市場的消息,可以說是接連不斷,此刻陸鳴正看到的是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日前發布的統計月報數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