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頭

第240章 一邊猛吹AMD,反手就做空? 58/93(1/2)

    陸鳴雖然要求讓齊維率團去鎂國的AMD公司和矽穀調研,但他對AMD公司實際上很清楚。

    過去很多年包括直到現在,ADM一直是萬年老二的行業地位是因為先天不足。

    AMD公司和英特爾公司的兩位創始人都是來自同一家公司,也就是仙童半導體。

    兩位創始人都曾在這家公司工作,也都同時窺見了半導體在未來會迎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於是都果斷辭職跑出來創業了,而這兩家公司的差距就在於這兩個創始人完全不同的背景。

    AMD公司的創始人在仙童半導體是做市場的,所以沒能深度接觸半導體技術,這就導致了AMD的技術實力從一開始就十分低下。

    反觀英特爾的創始人是實打實的技術出生,所以這就導致在早期的技術上,AMD根本無法與英特爾競爭,也就造成了早期的AMD隻能委身於英特爾,通過做英特爾的第二供應商來累積自己的技術和逐步擴大產能。

    但即便是這樣的現狀也沒能維持多久,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個人電腦的崛起讓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英特爾在當時就已經屬於半導體的世界頂級玩家了。

    並且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英特爾用自身的技術就可以成為世界半導體巨頭,出於擔心被AMD偷師技術,英特爾單方麵撕毀了與AMD的合作。

    對此,AMD公司自然是十分憤怒,那時候才幫助英特爾拿下IBM公司的大訂單,轉頭就被這個“渣男”給甩了。

    於是AMD憤而起訴這個“渣男”,雙方對薄公堂,英特爾最終敗訴,但相對於未來世界第一而言,敗訴的賠償那點錢對於英特爾來說真算不得什麽。

    被英特爾甩了的AMD也因此錯過了個人電腦發展的黃金時代,隻能眼睜睜的在一旁看著英特爾一路高歌猛進,不斷吞噬全球市場,並且一度成為英特爾公司應對反壟斷製裁的“工具公司”,慘的一批。

    但AMD也不甘於成為工具公司,所以一直臥薪嚐膽。

    尤其是蘇姿楓執掌AMD公司後,開啟了工具公司真正的逆襲之路。

    在幾次英特爾決策的失誤和產品架構出錯的情況下,果斷出來分食處理器市場這塊大蛋糕,雖然依靠價格優勢拿下了部分市場份額,但技術的落後是不爭的事實,技術的研發又需要投入巨大的資源,對於小家小戶的AMD公司來說,這就意味著絕對不能出現任何一次的決策失誤。

    畢竟,英特爾在處理器市場還是過去的強勢,甚至可以說AMD就是一個被隨便玩弄的RBQ,隨便玩弄蹂躪。

    而經過蘇姿楓的帶領下長達五年的臥薪嚐膽,終於在今年推出的Ryzen係列處理器,開始嶄露頭角。

    也正是從當下開始,市場上說“AMD,YES”的人逐漸變得多了起來。

    這也充分的反應到了AMD公司的股價上來,短短的一年半不到的時間,股價從去年最低的1.61美元上漲到了今年2月底最高打到15.55美元,累積上漲 865%的驚人漲幅。

    事實上,過去的一年來,AMD公司其實非常感激天盛資本,感激陸鳴,當然也僅限於精神上的感激,沒別的了。

    因為那時候的AMD公司處於低穀,股價跌到1.61美元,幾乎被拋棄,但就在那時候的資本市場所有人都不看好AMD的時候,陸鳴在那段時間一家夥猛幹8650萬美元買入AMD公司3900萬股持有至今。

    這讓AMD管理層看到公司還沒有被市場拋棄,在當時總市值隻有不到16億美元的AMD公司而言,陸鳴砸了8650萬美元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堅定做多,這無疑給了AMD管理層巨大的信心。

    天盛QDIE買入AMD公司的股票,這比錢雖然沒有流入到AMD公司的賬戶上,但這代表了市場有資本看好,就意味著真的缺資金了,AMD公司還能夠從市場融到資,會有資本買賬,這才是重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