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頭

第234章 不給我天盛打工太可惜了 56/93(1/2)

    桃花園林,客廳裏。

    程心顏帶來了一份下午茶便離去,此時此刻陸鳴和鄭鴻瑞兩人坐在客廳,主要是聽鄭鴻瑞講他的故事。

    “……新能源電動汽車必然是未來的主流,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反抗聲的意義越來越小。”鄭鴻瑞如是說道,這話他說的非常堅定。

    陸鳴愜意的坐著並翹著二郎腿,興致使然的問:“這個‘未來’到底有多遠?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說是這麽說,故意的,陸鳴比現如今全世界任何一個人都明白這個“未來”到底在什麽時候,畢竟某種意義上而言他就是來自未來的靈魂。

    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了。

    鄭鴻瑞非常篤定的說道:“沒那麽遠,頂多十年後,或十五年後!”

    陸鳴看著對方饒有興致的又問:“如此確定嗎?何以見得?”

    “因為我國需要新能源車,世界也需要。”鄭鴻瑞注視著對方如是回答,心裏組織好一番話又接道:“前蘇聯的‘托卡馬克之父’說過一句話:當人類需要可控核聚變的時候,可控核聚變就會成為現實。新能源汽車也一樣,當大家迫切需要的時候,就會玩命的研發,就能刺激技術爆炸,這一點其實從西方對我國封鎖得到了驗證,他們對技術越封鎖我們越玩命研發突破的就越快。”

    陸鳴言簡意賅的問:“問題來了,為什麽這麽需要新能源車?”

    鄭鴻瑞不帶絲毫猶豫的對答:“我國一直以來麵臨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對海外石油依存度太高,如果馬六甲海峽被封鎖,那我們的經濟就會陷入停擺,雖說一直要降低對海外石油的依存度,但實際上越降越高,原因也不複雜,就是我們發展的太快。”

    陸鳴默默的點了點頭。

    個中緣由並不複雜,國家發展太迅猛了,經濟已經騰飛了幾十年,工廠開工、老百姓開車都需要大量的油料,而且大中華區市場的汽車保有量突破世界第一隻是時間問題,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再過兩年就要衝到70%的紅線之上。

    對海外石油有依賴不是大事,但這東西不能依賴的太過於嚴重,否則就會陷入很被動的局麵,也就悄無聲息中處於危機之中。

    最大的危機就是潛在的國家安全隱患,石油需要大量進口,若國際環境要是風雲突變將會麵臨巨大的風險。

    有些東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這是後手,得防止別人搞你,畢竟這個世界的本質還是叢林社會,傻白甜基本沒活路。

    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範圍之內!

    要知道,當年前蘇聯在後期把國家命脈壓在了石油出口上,所以油價大跌,蘇聯頃刻間外匯不足,日常物資供應不上來,到處排長隊,很快就崩潰了。

    這些年來國家一方麵積極推進“仲巴經濟走廊”,讓能源生命線開辟一條陸路通道降低海上能源生命線的依賴度。

    但這遠遠不夠,另一大方向就是科技突破。

    也就是鼓勵推進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技術研發與突破,這些年來國家給予該行業大量的補貼,背後的一大原因便是降低海外石油依存度,是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一個突破口之一。

    如果實現汽車的全麵電動化,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因為石油隻能從紗特、俄國、依朗等幾個國家采購,運輸線更是隻需要掐斷一個馬六甲海峽就能斷掉海上運輸通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