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頭

第226章 談判 52/93(1/2)

    這三大海外資本機構的高管當天下午18時許抵達寧州市,幾個老外剛剛下榻酒店休息,不到兩個小時他們出現在寧州的消息就開始傳播了。

    普通大眾和主流媒體不知道也沒關注,但與資本市場相關的財經媒體很快就關注報道,國內的眾多投資者也都陸續看到了這個消息。

    晚上八點左右,幾大行情軟件彈出了一個小窗口實時快訊:

    【高盛集團副總裁約翰·布雷恩現身寧州,與高盛集團一並前來的包括摩根斯丹利、凱雷投資集團的數名高管。】

    消息隨著時間傳播擴散,引發了更多的關注,華爾街的幾大知名的資本機構的總部高管直接跑到寧州去,關注者出奇一致的想到了天盛資本。

    約翰·布雷恩這些人跑到寧州去,好像除了去找陸鳴,似乎也沒有別的人能讓他們從總部派一個副總親自過見麵了。

    畢竟天盛資本現在的名氣擺在那裏,其如日中天般的發展勢頭大有成為國內第一、亞洲第一的資管機構與投資集團。

    但布雷恩等人具體來幹什麽,那就沒有人知曉了,神奇的消息人士也沒有得到相關消息,或者得到了沒有出來爆料。

    這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各種猜測,境外資本機構這是看好國內投資機會?還是看好天盛資本的投資能力?各路機構都不禁開始猜測起來。

    對於高盛集團,投資界沒有人不知道這家在1869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的資本集團,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零八年金融海嘯反手自己做空自己的存在,堪稱臭名昭著,名聲雖然不咋地,但高盛自己覺得不寒磣。

    摩根斯丹利是最早進入國內的投資銀行,主要投資領域是製造業、食品行業、飲料行業、家居建材、房地產等等。

    凱雷投資集團也是比較早進入國內的投資公司,在國內也有不少的投資基金,主要投資領域有IT服務軟件行業、電信通信網絡、電子半導體芯片等等。

    ……

    “陸先生,35%的業績抽成太高了。”

    說這句話的人是高盛集團派來的副總裁約翰·布雷恩,此時此刻,在天盛資本的這間會議室裏,陸鳴親自接待三家華爾街機構的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雙方在見麵之前就已經有過聯絡,此次雙雙麵談也是很快就直入正題進入實質性的談話磋商。

    三大境外資本機構對於陸鳴提出的受托資金要拿走利潤的35%作為超額業績提成不答應,理由是天盛資本已有的LP機構都是20%的比率。

    超額業績提成就是賺了多少,利潤要分成,100個億賺了50個億,天盛資本得拿走17.5個億,受托資金每年還要給穩定的托管費,包括認購費、贖回費都不能少。

    “我能為LP帶來豐盛的回報,當然提成得拿多一點。”陸鳴淡定的說道:“天盛資本的第一位LP夥伴,前前後後交給了80億美元左右給我管,不到兩年的時間我為他創造了240億美元的投資回報,並且這個利潤數字還在持續的放大。”

    言外之意就是,沒35%的業績提成免談。

    天盛資本的業績表現的確是沒的說,雖然陸鳴的投資風格以激進著稱,但與之相匹配的收益率也是相當驚人,問題在於時間上並不長,天盛資本成立至今也沒幾年,能不能長期穩定的帶來高回報這需要時間去驗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