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1988

第1807章

第1807章 在場的眾人都已經感覺到,大集團時代來了,如果說從罐頭作坊到兒童食品工廠是一次巨大的轉變,是企業運轉方式的實質變化。 那麽從公司到集團又將會迎來一輪變革,尤其是隨著介入的資本越來越多,如何保證股東滿意,公司按照陸峰設想的道路發展,這是在各方利益平衡之下做出選擇,格外的難。 也是這個原因,很多公司集團化後不到幾年的時候,迅速走向了下坡路,什麽是資本? 資本不會管你長遠的發展,他投入一個億,隻要明天能收回十個億,但是公司可能會被市場拋棄,就算這樣,對方也會毫不猶豫的變現。 沒有感情,沒有夢想,你跟他聊未來、行業發展,衝擊行業第一、研發這些,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隻想要錢。 陸峰必須保證公司的估值一路走高,就算是沒上市,也必須讓投資人看到成長,可以虧損,但是產業必須鋪展開,持續的拉高企業估值,方便股東持有的股權隻要一解禁,立馬可以高價賣出去。 對於審計組陸峰要求從各大稅務局挖人,工資可以給的很高,但是這些人必須老練,多會做假賬的會計都不能逃脫他們的眼睛。 同時對於下屬企業負責人的權力要進行管束,要學會培養能幹、敢幹、想幹的人才,先從一些不怎麽重要的產業鏈全資子公司開始進行輪流製。 企業總負責人兩年一輪,對業績進行考核打分,記入個人檔案進入集團總部,這個模式將來會越來越擴大,直到頂層。 陸峰要的就是給在座的這些人危機感,不是說當上了總裁、總經理、或者是某個部門的負責人,下麵拉幫結派,拉攏一幫有能力的人替自己辦事兒,自己每天睡大覺都能呆在位置上。 輪流製能夠極大限度的防止拉幫結派,兩年一輪,也是給其他副總展示自己的機會! 這場會議開了整整一個上午,從國內家電產業明年的情況到國際貿易市場的展望,同時還有傳呼機的市場。 陸峰認為,1994年不會是家電海外貿易爆發的一年,但是這一年絕對是國內家電走出去的一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也是布局未來的重要一年。 錯失這個機遇口,那就是錯失未來全球家電競爭的良機,陸峰強調,隨著集團化模式形成,在企業執行方麵要狠抓落實,執行力一定要強,不能集團總部下命令,下麵企業亂彈琴。 時間已經指向了中午十二點,在場的眾人都有些餓了,陸峰朝著眾人道:“最後再給各位提個意見,我們兩個廠區,加上分公司、控股公司等,自己員工已經快五萬多人,經銷商什麽的全加起來,覆蓋人群不低於十萬人。” “可以成立個內部媒體嘛,這方麵魏總去策劃一下,拿個方案出來,就這樣,散會!”陸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往外麵走去。 現場眾人手裏的文件夾已經寫的密密麻麻,馮誌耀略顯迷瞪的打了個哈欠,這三個多小時,陸峰是滔滔不絕,而且手裏連一個稿件都沒有,光憑這一點,馮誌耀就做不到。 他感覺的出來,陸峰跟老爸很像,他們就像是同一類人,永遠都是鬥誌盎然,哪怕馮先生已經接近八十歲的高齡,而且身體還有病,可開會的時候依然不需要稿件,發起火來還拍桌子。 去食堂的路上,路人朝著身邊的柳城低聲說道:“研發公司預算的事兒,不要跟其他人講,明白不?”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