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怪奇事件簿

330 文字(1/2)

    地宮中的高覺還在尋找出口,地麵上的簡莘則在閱讀李光龍的手稿,試圖破解這種神秘文字。

    

    在考古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古怪的文字,幾乎世界知名的考古發現,都伴隨著古代文字的發現,就顯示埃及金字體中的古埃及文字,中國青銅器上的甲骨文,研究古代文字也是考古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工作。

    

    研究一種文字,首先要確定這個文字的分類,全世界各大文明都是從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發展來的,都是先形成語言後形成文字,文字都是從語言演變過來的。

    

    語言和文字,這其實是一件東西,文字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和語言掛鉤,用拚音的方法,用文字來紀錄語言,著名的拉丁文字,包括現在西方的各國語言,還有使用五十音進行注音的島國人,韓文注音的思密達,都是使用的拚音文字。

    

    拚音文字的好處就是簡單易學,隻要知道基本的拚音規則,再知道發音的方法,就算是半文盲,也能夠讀懂文字。

    

    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在使用拚音文字,這也是和語言文字發展的規律掛鉤的,將日常的語言描述下來,轉化成一種文字規則,這是最樸素和原始的想法,也是最容易實現的想法。

    

    但李光龍的這份文件應該不是拚音文字,簡莘仔細查看了上麵的內容,重複出現的字符很少,拚音文字是用字符來代表發音,為了便於傳播,使用的字母越少越好,如果一門拚音文字用了上百個字母,那這種文字就很難被人接受了。

    

    這份手稿應該是從某個東西上拓印下來的,足足有一百頁之多,簡莘將手稿從頭翻到尾,也沒有發現幾個重複出現的字符,那這個肯定就是象形文字了。

    

    我們天天使用的漢字就是象形文字,不過當今使用的漢字,已經是變種和簡化過的象形文字了,我們現在很難從文字看到所代表的原始含義了,但是漢字的起源甲骨文上,還是很容易看到它所代表的原始含義。

    

    但中國的文字經過多次文字改革,通過官方的力量進行過幾次大的改革,這種改革已經將漢字的基本麵貌改變了,又經過書寫方式的幾次革命,形成了現在這種橫平豎直的文字,所以現代的漢字已經不太看得出象形文字的本貌了。

    

    古埃及金字塔中的古埃及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不過這兩種文字已經淹沒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之中了,除了曆史源遠流長的中國,其他文明很難保持文明的持續性,象形文字這種注定是複雜的文字係統,也很容易因為文明的衰落而失傳。

    

    實際上,中國境內也不是隻有漢字這一個文字係統,在古代中國,很多地區都擁有自己的文字係統,有些朝代也會進行文字改革,形成自己朝代的獨有文字。

    

    但中國一向是漢字強勢,在最強勢的時候,東亞地區都在使用漢字,一直到二戰結束之後,島國和思密達上層,也在使用漢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