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語播歡喜

張大千的胡子

讚美也要有藝術,要能皆大歡喜,要能實至名歸。 佛教修行中有所謂的“讚歎法門”,如讚歎佛陀“天上天下無如佛”,讚歎佛法“無上甚深微妙法”,讚歎僧寶“僧寶清淨不思議”。讚美講究真心真誠,講究分寸、禮貌、恰如其分,更講究適時、適地、適人;讚美也要有藝術,要能皆大歡喜,要能實至名歸。 張大千先生留有一把漂亮的胡子,人稱“美髯公”,更有人研究其睡覺的時候,胡子是擺在被單的外麵還是擺到裏麵呢? 有一次在一個歡迎會上,大家又開始讚美起他的胡子,卻老是不提他在藝術上的造詣,他為此很不開心,於是就說了一段故事。 過去孔明六出祁山的時候,軍中恰巧少了一位主帥,關公的兒子關興及張飛的兒子張苞,爭相做先鋒,兩個人僵持不下。孔明對他們說:“你們兩個人說說自己父親的豐功偉績,看誰講得最精彩,最能讓人信服,就讓他做主帥吧!” 張苞說:“我爸爸手持丈八點鋼矛,喝斷霸王橋,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關興因為有口吃,於是結結巴巴地說:“我的……爸爸、我的……爸爸。”他“爸”不出來,最後就說:“我的爸爸胡子很長。” 這時關老夫子從雲端中顯靈,大聲一喝:“小子,你爸爸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這麽偉大的事跡你都不知道要說,隻會說老子的胡子長。” 讚美固然好,但也要得體,否則不免令人有阿諛逢迎之感,甚至遺人笑柄,反而失卻美意!就算拍馬屁也要拍得適宜,不好將馬屁拍到馬腳、馬頭上,讚美不成,反而貽笑大方。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