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語播歡喜

君臣之間

做領袖的人要有管理的智慧,能夠知人善用、量才運用。 耶律楚材,契丹族人,為遼國王室的後裔。楚材出生時,他的父親耶律履已經六十歲了,當時金國的朝政日益敗壞,耶律履有所感慨地對旁人說:“吾六十得此子,吾家千裏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因此,取《左傳》裏“楚材晉用”的典故,為兒子命名“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果然不辜負父親的期望,博學多聞,思路敏捷,下筆成文。不僅能讀漢書,精通漢族文化,甚至天文、地理、律曆、醫術、儒釋道學等,無一不精。成吉思汗率蒙古軍攻破燕京以後,知道耶律楚材很有才能,特別禮請他來輔佐朝政,並給予很大的重用。元朝重要的典章製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 後來,窩闊台繼位,依然倚重耶律楚材。為了使政令能夠貫徹執行,耶律楚材常常挺身而出,與權貴對抗。有一次,窩闊台的一位寵臣犯下罪行,耶律楚材得知後,毫不留情地依法逮捕審問。窩闊台得知後很不高興,又因聽信讒言,一怒之下,令人把耶律楚材關起來。後來,窩闊台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於是又令人釋放了耶律楚材。 豈知耶律楚材不肯罷休,提出抗議:“陛下下令逮捕臣,如果臣有罪,就應當宣布我的罪狀。現在又釋放了臣,證明我沒有罪。君主輕率反複地處理問題,猶如兒戲,怎麽能夠治理天下呢?”在場的大臣聽到這番話,無不大驚失色。不過,窩闊台畢竟不是一般的皇帝,於是承認道:“你說得對,我雖然貴為皇帝,也是會犯錯啊!” 由於成吉思汗、窩闊台和耶律楚材君臣之間,能夠彼此互信、彼此相依,因此在耶律楚材輔政近三十年間,使元朝從戰爭不斷的亂世,轉為政治和平的盛世。所以,做領袖的人要有管理的智慧,能夠知人善用、量才運用,良禽自然會擇木而棲,良臣會擇主而來。同樣,如果有好的因緣,遇到賞識我們、肯給我們機會發揮的主管,我們也要好好努力把握,畢竟世有千裏馬,而伯樂不常有啊!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