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語播歡喜

不像個人

以貌取人,往往容易失去客觀的評判。 日本有兩個出家人,師兄叫做坦山禪師,為人正派,有道德,有學問,四處講經說法,普度眾生,擁有好名聲。他的師弟雲升,講話油腔滑調,瘋瘋癲癲,舉止輕佻,讓人生不起恭敬心。兩個師兄弟,一個嚴謹自持,美名遠播;一個散漫不拘,眾人輕視。 有一天,坦山禪師經過雲升住的地方,竟然看到他在喝酒,而且一杯接著一杯地喝,此時師弟看到師兄經過就說:“師兄,來呀,喝一杯。” 師兄很不高興地說:“你這個樣子,怎麽像個出家人呢?我才不跟你一起喝酒!” 師弟聽後生氣地說:“不會喝酒才不像個人!” 師兄更生氣了,“你講什麽!你怎麽可以說我不像個人?” 雲升師弟還是繼續說:“我就是說你不像個人。” “你怎麽可以惡口!一天到晚瘋瘋癲癲的,現在竟然還敢教訓我,說我不像個人。好,你倒是說說,我不像個人,那像什麽?” 師弟說:“你不像人,你像佛!” 坦山師兄聽後深感慚愧,懺悔自己以膚淺的眼光評判師弟的為人,實際上他才是個有道有德的修行人,如同“外現羅漢像,內密菩薩行”的中國僧人濟顛禪師。 以貌取人,往往容易失去客觀的評判,無法直探一個人內在的涵養與道德。有的人外表憨厚,實則精明能幹;有的人外表神氣、靈巧,內心卻空洞無知。因此和人相處,要多方了解,多方認識,不要一味地計較一時、一言、一得。古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其理至明。 在大自然的世界裏,樹木因為承受風吹雨打,所以濃陰密布,眾鳥棲息;海水因為不辭百川,所以寬廣深邃,水族群集。人,也唯有秉持“不比較,不計較”的胸懷,才能涵容萬物,羅致十方。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