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一如

數十年的心願——一九九四年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2/3)

    還有,今日佛教發展至世界各地,有顯密之分、南北傳之別,為了促進彼此的交流,提升佛教的國際發展,佛光山不斷舉行國際會議。像去年由國際佛光會主辦的第一屆“國際佛教僧伽研習會”,就有五大洲十六國,四十多位比丘,研討佛教趨勢之現況及未來,席間我講說“國際佛教的問題”和“人間佛教的藍圖”。

    除此,我們也與友教聯誼往來,六月,梵蒂岡教廷宗教協會主席安霖澤樞機主教來山,邀請我前往羅馬教廷拜訪。此外,埔裏靈岩山寺妙蓮長老蒞山訪問,並加入國際佛光會。禮尚往來,我也應邀前往參加其觀音殿落成及佛像開光典禮。印度菩提迦耶大菩提寺住持那傑格尊者、日本京都佛教大學高橋弘次校長、通訊教育部長中村永司等來山拜訪;社工會主任鍾榮吉也率領十二位宗教領袖訪問佛光山。相信這種種的互動、交換意見,必定能為宗教帶來美好的發展。

    在文教上,一月,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在本山展覽館(今佛光緣美術館)舉辦“李自健油畫暨龔一舫匏藝新春特展”,五月舉辦“佛誕特展”,接著又協助西來大學主辦“跨越邊界的佛教——中國佛教之源”學術活動。八月,“世界佛學會考”在全球五大洲各都會,設了六十五個考場,同時同步舉行。為配合各國人士應考之需,除了中文,更有英文、日文、法文、葡萄牙文,全球計有十萬多人參加。並為有文字障礙者設聽寫教室,行動不便者設無障礙教室。也在屏東、高雄看守所,宜蘭、台南、台東、綠島監獄,及香港兩所監獄辟設特殊考場。

    佛教不是靠迷信膜拜或盲目奉獻所建立的信仰,而是經由聞思修慧,覺悟出生命的真理。讓佛教從山林到社會,由理論至實踐,從煩惱到清淨,由生死至生活,即是我們舉行佛學會考的主要目的。

    去年,佛光山舉辦了教界首見的“佛光親屬會”,邀請本山僧眾的俗親來山相聚,由我親自招待這些“佛門親家”。十月,為了讓新出家者學習更多佛門儀規,舉辦為期一百零八天的“佛光山萬佛三壇戒會”。希望戒會圓滿後,各個都能安住身心、道業增長,他日成為佛門龍象,續佛慧命,弘法利生。

    要落實人間佛教,就要將佛法與生活結合,喜見社會上工廠動土、開工、開光、婚喪喜慶等,都以佛教儀式行之。像三月時,高雄師範大學燕巢鄉校區動土,我應邀前往主持;桃園縣縣長劉邦友先生邀我為第一座巨蛋體育館剪彩及主持灑淨儀式,我也歡喜前往,並為大家講“佛教的財富觀”。此外,我第五次前往金門勞軍弘法,到三軍官校、成功嶺大專集訓營講演,乃至應台北監獄孔璧五先生之邀,為四千位受刑人開示,大家也歡喜索取平安符,希望為自己帶來平安。“教育廳”更指示教育單位盡量將活動安排在佛光山,好藉由宗教來熏習學子們的心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