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之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章 連橫伊始(1/3)

    張儀終於從巴蜀回來了!見麵的第一句話,秦牧就向張儀打聽巴蜀之地的近況。

    秦牧從張儀的匯報中得知,巴、苴兩國的實力弱小,被征服之後也就對秦國的統治聽之任之了。蜀國的實力較為強大,雖說在秦國的軍事打擊之下城池盡失,可是在一些山林之中還有許多負隅頑抗的蜀國人。蜀王和蜀國的貴族受不了這待遇上的反差,也時常會生出異心。可是,在秦武的鐵血鎮壓之下,蜀地總體上還是在秦國的控製之下。

    當聽到“穩定”兩個字之後,秦牧放下了一直擔憂著的心,轉而和張儀聊起了連橫之策。兩個人談著談著扯到了河西之地。這時候秦牧才突然想起,少梁城和上郡還在魏國的手中呢!按照以前白雨生的設想,通過秦國對魏國河東之地的不斷打擊,進而壓迫魏國收縮防線。可是這些年魏罃著實是堅韌頑強,秦國對魏國的戰鬥近乎全勝,可是轉化出來的土地卻寥寥無幾。因此對河東之地的侵占一直不怎麽順利,對少梁和上郡的收複就更無從談起了。

    得知了秦牧心中的煩惱之後,張儀便開始了開導,他笑嗬嗬的說道:“國君不必煩惱,秦魏交戰多年,秦國雖說未能獲得可觀的土地,但卻得到了大量看不到的好處。這些好處對於日後魏國的影響是致命的!”

    “哦?具體說來聽聽!”秦牧被張儀口中的“看不見的好處”吊起了胃口,急忙問道。

    張儀也沒有賣關子,直截了當的說道:“人口!”

    經張儀這麽一提醒,秦牧頓時明白了。他想起了當初衛鞅給自己舉過的那一個例子“秦魏交戰,雙方各出兵一萬。戰畢,秦軍損失三千,魏國損失五千。就在秦國堪堪補齊三千戰損,魏國卻增兵一萬。如此一來,秦國一場勝仗反倒打出了五千人的劣勢!”衛鞅通過這個例子告訴了秦牧秦魏兩國在國力上的差距。現今,伴隨著秦國的崛起和魏國的衰落,這種差距反了過來。如今魏國人口的死亡率遠遠大於人口的出生率,在這每一寸土地都需要士兵保衛的時代,這便意味著往後魏國將會有不少無主之地!

    秦牧仿佛明白了張儀接下來要做什麽,於是饒有興趣地看著張儀問道:“先生可有辦法破局?”

    “有!但是張儀需要用蒲阪城作為見麵禮,臣要用它去和魏國換取少梁與上郡!”張儀自信的回答。

    張儀口中的蒲阪是魏國河東之地守衛黃河渡口的重要城池,目前還在魏國的掌控之中。張儀要用蒲阪去交換上郡和少梁,自然是要求秦國拿下蒲阪城。在之前秦牧也試過踏足河西,可每一次都被魏國強勢擋回。這一次要想拿下蒲阪,看來秦英要費上一大番力氣。不管了,和攻占少梁與上郡相比,拿下蒲阪所需要的資源還是可以接受的。於是秦牧點了點頭,肯定的回答道:“蒲阪不日將會奉上,寡人坐等張儀先生凱旋歸來!到時候,寡人會送給先生一個禮物作為答謝!”

    “臣先謝謝國君!臣子為國盡忠乃是天職,又怎敢與國君做交換呢?國君隻需在鹹陽靜候佳音即可!”張儀恭敬地跪下,鄭重的說道。

    秦牧沒有再說話,客氣的將張儀扶起來。等張儀走了之後,秦牧自語道:“衛鞅讓寡人見識到了強國之法,張儀在此基礎上演繹縱橫之術!試問這天下還有誰能阻擋秦國東出?”

    麵對蒲阪的陷落,魏國君臣還未想出應對之策,大梁王宮便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的出現,讓已經焦頭爛額的魏國君臣再一次繃緊了神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