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三百二十二章 此怪景非吉兆(2/3)

    呂光見狀,知趣地告退了。

    高拱走出花廳,邊往書房走,邊吩咐高福:“叫崇樓來。”

    房堯第本想沐浴更衣,見高拱今日精神飽滿,興奮不已,必會召他議事,也就不敢離開,坐在院中候著,聽到高拱果然有召,忙起身應了一聲,迎了上去。

    高拱邊走邊道:“革宗室之弊,紓小民之困,不能再拖了。解決這個大難題,正當其時也!先從強化宗人府入手,起稿奏上,即可著手。”

    “玄翁,新皇登基才幾天,主少國疑,關涉宗室的事,還是等等再說吧。”房堯第勸道。

    “正因為主少國疑,才要上緊把宗人府強起來,約束宗室,免得這些天潢貴胄胡來!”高拱不悅地說。

    房堯第不敢再言。他知高拱召他來,照例是要他起稿的,一進書房,不用高拱吩咐,就坐到書案前,展紙提筆,等著高拱口述。

    “太祖高皇帝……”高拱緩緩地踱著步,邊斟酌邊口述,可一句話未完,就再也不往下說了。良久,一揚手,“此事,不打祖製大旗,寸步難行。要引用原文,明日到閣查查故牘再說。”

    房堯第聽高拱說到“祖製”,忙放下筆,道:“玄翁,《登極詔》所開新朝合行之事,首件就是恢複祖製。道路傳聞,是有人要牽製玄翁改製的。”

    “哼哼!”高拱冷笑道,“他們肚裏的墨水,還少了些。想以祖製捆住我的手腳,沒那麽容易!”

    房堯第見高拱一副自得樣,不解地問:“但不知玄翁如何突圍?”

    “‘達孝’二字耳!”高拱望著房堯第,得意地說,“《中庸》裏說武王、周公達孝。我用這兩個字,把祖製這道坎兒,打通了!”頓了頓,一撇嘴道,“他們費盡心機設了兩道坎兒,一道是《登極詔》裏暗設的祖製,一道是馮保矯詔同受顧命,我以‘達孝’破解前者;以所有公牘不得留中、不得內批破解後者,讓他們枉費心機!”他驀地把雙手合在一起,暢出口氣,“好了,該步入正軌了!幾件大事,要次第推開。我想了想,吏部的事,我不能再管了,得辭了。但用人的決策權,要理順。”

    “時下的做法不好?”房堯第吃驚地問。

    “看怎麽說了。”高拱道,“先皇把用人權都給部裏,若掌銓者有私心,怎麽辦?嘉靖朝,權力都歸皇上,難免讓奸佞小人鑽空子。這兩個法子都不好,當改!”言畢,他一揚手,“起稿,上道《擬陳點官事宜疏》。”

    下午在內閣,高拱已向魏學曾口述過一遍,這會兒,他不假思索口述道:

    朝廷用人,權在皇上。嘉靖年間,世宗皇帝英斷,二部奏本呈上,即禦批點用。或點正、或點陪,或令另推,權自上出。至隆慶年間,仍照此例,然隻點其排序在首者,且幾無發回另推之例。故名為皇上用人,實則吏、兵二部自定。今皇上初登寶位,一時臣下賢否或未盡知。今後吏、兵二部推官奏本,倶先發內閣看詳票擬。如內閣認為二部所選不妥,則具本恭奏。如此,庶官可得人,而亦可杜吏、兵二部徇私之弊。

    房堯第埋頭疾書,高拱審改一遍,不到半個時辰,疏稿已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