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二百八十章 說來說去還是抵觸(2/2)

    “戶部已撥節慎庫銀一萬五千兩,王宗沐已雇海船三百餘艘,募水手、島人三百餘。時下業已整備停當,漕糧也已運抵淮安,入淮即可到海。”劉體乾稟報道。

    高拱鬆了口氣:“那就好。”又感到不解,“那何以不上緊入淮出海?”

    “正是王宗沐,不敢挽漕船入海。”劉體乾把適才被高拱打斷的話,說了出來。

    “那是為何?”高拱越發疑惑了。

    “王宗沐知朝野讚成海運者寡,生恐一旦入海,漕糧漂欠,必受參劾,也不好向朝廷交代。”劉體乾解釋說。

    “河運每年都是幾十萬上百萬石漂欠,海運有漂欠也不奇怪,何懼之有?”高拱道,但轉念一想,反對海運的人正無借口,王宗沐擔心漂欠也是為維護海運聲譽,遂道,“王宗沐有何要求?”

    劉體乾道:“元翁可能有所不知,往者漕糧漂欠,雖因黃河決口所致,亦多有運軍貪侵,鑿舟自沉者…”

    “等等!”高拱伸手做製止狀,驚訝地問,“你說鑿舟自沉?”

    “已將漕糧侵盜,鑿舟自沉即可計入漂欠,以為掩蓋。”劉體乾解釋道。

    “什麽?!”高拱驀地起身,“太惡劣,令人發指!”他大步轉出書案,在中堂焦躁地踱步,“漕政到了這種地步,再不好好整頓,對不起納糧的百姓!”回身盯住劉體乾,“遠水不解近渴,目下先想個應急之策,把今年的事辦了。戶部有沒有應對之策?王宗沐有何建言?”

    “王宗沐建言改製。”劉體乾道,他給戶部上了稟帖,言“宜先議優恤,並行連坐製。”

    “戶部何意?”高拱急頭怪腦地問。

    “漕製行之已久,冒然改製,恐科道責難。若改之,不妨付諸廷議。”劉體乾道。

    “廷議來不及了!”高拱焦急地說,“不就是怕擔責嗎?我來承擔!連同稟帖一同奏上,內閣擬旨允準!要快!免得王宗沐提心吊膽,誤了運期。”言畢,一揚手,不耐煩地說,“好了,上緊辦吧!”

    劉體乾、曾省吾喏喏告退。高拱還在踱步,口中喃喃:“要做的事何其多,何其多也!”忽然想到,海道在山東,山東巡撫已換人,需向他囑咐一下,遂回到書案前坐下,給新任山東巡撫傅希摯修書:

    海運一事,乃仆日夜在念者。首運在即,望公鼎力助之,以期一舉功著。仆不憂者,有公圖計,必可望成。

    東邦多盜,而近來有司全不為意,且務為蒙蔽,玩以殃民,民至有被殺被劫而不以報官者,曰:“官為不理,徒益重寇怒也”。以故寇日猖而民日益受害,無所告訴。此養亂之道,非細故也。願公一並加意,則所以為地方造福者不小矣!

    寫畢,又拿過一張稿箋,在上重重寫上:“整飭吏治、改革漕政、緝盜安民,刻不容緩,上緊推進!”他放下筆,倚靠椅上閉目思忖片刻,又提筆在“刻不容緩”前加上“底定嶺表”四字。提筆端詳了一會,又落下,再加“戶部改革”四字。這才放下筆,喊了聲,“廣東沒有本上?”

    書辦來稟:近日未有廣東的奏本。高拱心裏嘀咕:“這殷正茂怎麽回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