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二百七十三章 他不敢再想下去(2/2)

    就這樣,高拱和張居正在內左門直房一邊批閱文牘,一邊候著乾清宮的消息。

    薄暮,突然刮起了大風,大風卷著沙塵,遮天蔽日,夕陽仿佛被裹進風沙裏,一片暗紅色。一個內侍頂風進了直房,先扭臉把刮進嘴裏的沙塵吐了吐,傳旨道:“閣下著在乾清宮門外宿。”

    高拱忙道:“你去回奏皇上,祖宗法度甚嚴,乾清宮係大內,外臣不得入,晝且不可,況夜宿乎?臣等不敢宿此。然不敢去,當出端門,宿於西闕內直房。有召即至,有傳示即以上對,舉足便到,距離很近。”

    過了一刻鍾,內侍複來傳旨,說萬歲爺允準了。於是,高拱、張居正起身,戴上內侍拿來的麵罩,頂風往西闕內九卿直房宿夜。

    夜深了,風仿佛刮累了,在喘息。

    高拱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眠。裕邸九年的往事,一幕又一幕,在腦海閃現。又想到複出兩年餘,朝政剛有起色,邊患甫弭,正可集中精力於大修內政之時,正值壯年的皇上卻病倒了。萬一皇上不起……他不敢再想下去,索性披衣而坐,望著窗外的夜空,淚水止不住流淌……

    五更鼓聲響過,左右掖門開啟,高拱忙叫上張居正,入乾清宮問安。皇上還在昏睡,兩人隻是與孟衝低聲交談數語,就退了出去。

    漫長的一天過去了,又過了一天,內侍傳旨:聖體稍安。

    高拱欣喜不已,在直房裏提筆寫成一道劄子:“臣聞聖體稍安,不勝慶幸。今府部大臣皆尚朝宿不散,宜降旨令各回辦事,以安人心。而二閣臣仍晝夜在內,不敢去。”寫畢,又擬旨:“說的是。百官各回辦事。”一並封送。

    不多時,內侍進來稟報:“高老先生的劄子,萬歲爺禦覽,以為然。”

    “快辦文降旨!”高拱吩咐。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執事太監捧聖旨到。高拱忙吩咐:“快去午門內宣旨!”

    外廷聞旨,百官皆散,人心稍定。高拱、張居正仍夜宿西闕門內直房,日日上疏問安。

    又過了三天,已是十八日了。高拱和張居正入乾清門問安,孟衝前來稟報:萬歲爺聖躬益安。高拱聞之欣喜不已,命以內閣公本移司,將此消息遍告各部院衙門。午時,用了飯,他提筆寫下問安疏:

    今日伏聞聖躬益安,中外臣民罔不歡忭。乃臣切聞往哲有言:調理疾病,尤當謹於少愈之時。蓋客火初退,不可有觸,當以懲忿為要;元氣初還,不可有撓,當以寡欲為要。以此自持,日複一日,則客火盡消,元氣盡複,自壯盛矣!此真調攝之術也。皇上聖明,必然洞見,何待臣言。但犬馬微忠,實有不能自已者。伏望皇上平氣寧神,倍加靜養,勿以思慮勞心,勿以動作勞形,節慎起居,多進粥食,以保衛天和。不止今日如此,即大安之後,仍複如此。久之,自然聖躬強固,精神倍增。萬萬年無疆之壽,端在於是。臣下情無任忠愛,惓懇仰望之至。

    過了一個多時辰,執事太監來稟:“高老先生的問安疏,萬歲爺命發下落科。”

    “喔呀?怎麽,問安疏照例都是留中的,此疏何以發下?”

    執事太監道:“萬歲爺見高老先生大疏,很是歡喜,連著看了好幾遍,又命司禮監抄寫了一幅,放到幾上,說要隨時閱看,照著做嘞!”

    高拱忙接過一看,上有皇上親筆禦批:“朕知道了。”不覺喜上眉梢,道,“皇上禦批,字體有力,看來是平愈了!”

    “不錯,萬歲爺說,覺益平愈,要咱來慰勞老先生,說老先生可以出而還家了。”

    “喔呀呀,好啊好啊!”高拱高興地不知所措,在屋內踱了幾步,吩咐孟衝,“好生看顧,不可惹皇上生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