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二百一十三章 關門大開甚是危險(2/3)

    “喔呀!醍醐灌頂!醍醐灌頂!”張四維連連道,“有些缺憾,正可證對北虜無委曲求全之意,亦可證主動權操諸我手,非壞事也!家舅可能未慮及這一層,故而著急。”

    高拱沉吟片刻:“令舅所言四事,可準而無他議者一;可準但需再議者二;難準者一。”高拱伸出右手,扳倒大拇指,“授予老俺印信,使其相傳為重,此可準。”又扳倒食指和中指道,“請給鐵鍋和撫賞二事,不是不可,而是需有限製。”最後,他又豎起食指,“貢使入京,不能準!”

    張四維點頭道:“朝臣強半反對互市,即擔心國朝貨物資敵,尤其是鐵鍋、斧頭,都說一旦可與北虜交易,則北虜用於打造兵器,故最為朝臣所忌。”

    “正是這個理兒!”高拱接言道,“須知廷議時互市並未通過,隻是請皇上發綸音,內閣強壓兵部題覆方勉強過關,兵部題覆中,加了諸多限製。如今要開市,上來就允許鐵鍋交易,豈不激起眾怒?是以這一件,不能允準,但也不能粗暴回絕。”頓了片刻,又接著道,“因北虜委實需要鐵鍋。聞得北虜嫁女、兒子分家,有一口鍋各分一半的,其情可憫。我之不與,他怎麽辦?還是要搶,欲和平而不得,豈不因噎廢食?我意用廣鍋不用潞鍋,因廣鍋薄而不能回爐再煉;先用以充撫賞,而不準上市交易,使彼不可多得鐵,以堵朝廷反對者之口。”

    “明白了!”張四維終於抒了口氣,道,“實則鐵鍋可供給,但選定為廣鍋;先不準入市交易,隻以撫賞的名義給予。”

    高拱苦笑道:“往者北虜每歲入犯,所搶鐵器何止千計?這些沒人說,可一說允許以鐵鍋交易,就大喊資敵!這就是天朝縉紳的故態,遽然改變談何容易,隻能慢慢來。先變通一下,下一步再說鐵鍋入市的事。至於撫賞一事,老俺能顧及窮苦百姓,也是難得,宜給之。他一揚手,“不惟給撫賞,且不妨從厚賞賜!拿出節省軍餉的十分之一用於賞賜,也不為過!然須議出定數,每年都照這個數撫賞,免得以後再行添乞,徒生紛亂。”

    “辦事難啊!”張四維歎息道,“非有魄力、識見如玄翁者,北邊和平難期!”

    “貢使入京不能準。”高拱繼續說,隨即又苦笑一聲,“照理,貢使入京本屬常例,也無關厲害,還可慰老俺之心,本無拒絕之理。”

    “是啊,玄翁何以言此事不能準?”張四維不解地問。

    高拱道:“不是為了防北虜,乃是為了防自己人!一旦北虜有背盟之事,一有跡象,官場上的人就會說,看看,貢使入京,就是帶路南犯的,誰提議讓貢使入京的,當追究責任!是以隻可厚賞以遂北虜豔利之心,而不必令其貢使入京,乃為穩妥。此非以應對虜人,乃為應對天朝之人;應對天朝之人者,乃為令舅今後考慮也,不能不慎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