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二百一十章 禦史胡檟倒吸了口涼氣(2/2)

    “漕船自淮入海,子維以為如何?”高拱問。

    “阻力太大,不妨一步一步來。”張四維道。

    高拱沉吟片刻:“阻力大,倒不必過慮;隻是漕糧京師命脈所係,全寄托於海運,究竟如何,我委實無把握。”他仰臉向外喊了聲,“叫胡檟來見!”

    胡檟已幾次求見,都未能見到高拱,聞聽座師召見,急忙趕往吏部。進得直房,高拱正在埋頭寫著什麽,胡檟施禮問安,他也沒有抬頭,隻是“嗯”了一聲,繼續書寫著。等了約莫一刻鍾,高拱方擱筆抬頭,叫著胡檟的字道:“嘉木,到山東踏勘河工事,兩日內就啟程。”說著,拿出一封書函,“梁夢龍剛差人投書來,極言通海運之利,又言若朝廷決意開膠萊河,王宗沐可任此事,似已不再反對,這是我給他的回書,你帶上。”胡檟接到手裏,高拱又道,“你先看看。”

    胡檟展讀,隻見上寫著:

    承書諭,洋洋數百言,詞誼懇切,足征憂國之殷,幸甚!

    新河雖言自科道,而意則仆出。蓋見漕河不利,憂無所措,故為此也。今奉旨,差科臣勘處,旦夕且至矣。科為胡君,忠誠明遠,可屬大事。願協心共計,務成此事,則社稷之福也。王宗沐雲雲敬領,通海洋、設大臣二節,待勘議明白再處。

    胡檟看完,揣入袖中,問:“師相對學生有何訓示?”

    高拱想了想,道:“適才你也看了書函,漕河不利,憂無所措,方有開河之計,雖則隻是百裏餘的河道,卻關乎命脈通暢與否,幹係重大,此番踏勘,當認真、務實,萬不可走馬觀花。”

    “學生謹記。”胡檟躬身道。

    “還有,”高拱又道,“山東官場反對聲甚大。此前,梁夢龍有書來,言開河十大害,聳人聽聞。我素未聞梁子有此般見解,他又未及到實地一看,安得遂有十大害之說?此必有司告梁子者。嘉木到了山東,要注意,耳根子不能軟,不要人雲亦雲。差你去,本意自然是欲促成此事,但我不要求你必順承我的意思,當然更不許順著山東官場的意思,據實說話就好。”

    “學生謹遵師相教誨。”胡檟鞠躬道。又問,“師相,梁巡撫乃張閣老門生,不知張閣老對開河有何見解?”

    高拱從不曾想過,聽胡檟一問,笑道:“叔大?喔,他未曾表達過反對之意,差你去踏勘,還是他的建言。”頓了頓,以肯定的語氣說,“叔大不該反對,也不會反對!”說著,突然顯得煩躁起來,不悅地說,“嘉木,你怎麽婆婆媽媽的!不管誰反對、誰讚同,你都不要先入為主,據實判斷就是了。”

    胡檟不敢再多言,急忙辭出。

    已是深夜,月朗星稀,胡檟禁不住哆嗦了一下,他搖了搖頭,口中喃喃:“師相是太自負,還是太粗心?琢磨事,倒是心夠細的,閣務銓政,事必躬親;琢磨人,他就未必是把好手咯!”忽地一陳冷風吹過,胡檟“嘶”地一聲,倒吸了口涼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