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二百零六章 皇上龍顏大怒(2/3)

    “皇上必不允!”吏科都給事中韓楫大聲說,“天下之治亂係人才,人才之進退由吏部。掌吏部者,必至公至正之士不可。其人正,則君子進而小人退;不正,則小人得誌而君子喪氣。然所謂正者,又必有確然不易之心,然後可肩重任而不撓;有超然獨運之才,然後可陶鑄群流。是故,但能守正者,亦不可謂之稱職;必是德才兼備,識見超邁者,方可稱一流。皇上聖明,銓政非委於元翁不可;元翁掌銓政,則天下可治。”他雖是高拱門生,但在此場合,不稱“師相”而呼“元翁”。

    “可是,祖製……”人群裏傳來質疑聲,隨即被“是啊是啊”的聲音淹沒了。分不清是附和韓楫,還是讚同質疑閣臣兼掌銓政不合祖製者。

    “首相掌銓,國朝二百年未之有也。”禦史王元賓道,“況元翁身為首相,日理萬機,再掌銓務,安得有喘息之機?皇上念及元翁已然花甲之齡,一肩而當此兩重任,未必不允嘞!”

    高拱饒有趣味地聽著,暗自揣度皇上究竟會做何決斷。過了兩天,聖旨下,乃皇上禦筆欽批:“卿元老舊臣,才望忠正,兼選重務,不允辭。”

    “叔大,你看,皇上還是不允!”高拱拿著禦批,既高興又有些無奈,對張居正道,似是征詢他的意見。

    張居正微微一笑,未發一語。

    “再疏請辭!”高拱決斷說。言畢,把堆在案上的公牘往一旁推了推,埋頭寫了起來。

    當日,高拱的辭免兼任疏就擺到了禦案。

    皇上看了又看,對司禮監掌印太監陳洪道:“今日剛駁回辭免疏,高先生怎麽又上一本?是高先生本意還是外間有人說三道四?”

    陳洪搖頭道:“老奴不知。”

    皇上輕抬下頜,示意陳洪閱看高拱的奏本,陳洪拿起一看,隻見上寫著:

    臣恭讀溫綸,感徹心骨。蒙皇上信之彌深,任之不二,此子於父母所不能得者,而臣則何以得哉!宜當竭忠畢力,仰答眷知,安敢再有他言?然大臣共國休戚,事理所在,義當為國求諸至當而後已。是以不避瑣屑,再瀆宸嚴。

    我國家之事,皆屬部臣題行,閣臣擬票。或未當,則為之駁正;或未妥,則為之調停。不嫌異同,務在參伍。所以事多得其理,而人不敢為奸,是閣之與部不容混而一也。臣昔以閣臣奉命攝銓而不敢辭,既辭不得請而不敢再者,實以名居大學士李春芳之次,其駁正調停有在,而臣可以無避耳。今春芳既解任去,而臣又忝居二輔之先,若仍領銓務,則自所題行,自所擬票,駁正調停終為未便,是謂以水濟水,誰能食之。此其不可一也。

    又人臣不可操權太重,今內閣平章重事,吏部進退百官,皆權所在也。臣既忝閣臣之先,而仍總吏曹之職,則操權不亦太重乎?權太重,非惟臣難以居,而國體亦非所宜。此其不可二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