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2/2)

    高拱得意地掃視著劉體乾等人,卻見他們個個眉頭緊鎖,默然無語,便有些不快:“怎麽?都不說話啦!子維,你說!”

    “於國有利。”張四維道。

    “那就是了!”高拱一敲桌子,“既然於國有利,還躊躇什麽!”

    “恐阻力太大。”張四維又道,“以運河輸送漕糧,行之二百年矣,利益格局早已形成,一朝打破,談何容易?”

    “我就不信這個邪!”高拱賭氣似的說,“隻要於國有利,誰敢阻撓,摘了他的烏紗帽!”

    “開膠萊新河,孝宗、武宗、世宗朝都有人建言,隻是彼時的當國者不敢擔當,”李貞元道,“今玄翁有氣魄,有擔當,此事可成。”

    “那時的漕運,還遠不像時下這麽棘手。老天爺似乎要與我輩過不去,連年洪澇,黃河連年決口。治河、督漕的官員都處分光了,也還是沒有法子。”劉體乾感歎了一句。

    魏學曾一臉愁容道:“子維說的對,阻力必是不小。明裏阻撓好辦,就怕暗地裏做手腳。”他苦笑一聲,“再說,總不能把官場清洗一空吧?”

    “好了!”高拱不耐煩地一揚手,“我意已決,開膠萊新河!今日叫你們來,不是議當不當辦的,而是議如何辦的!”

    幾個人不再作聲,不約而同地端起茶盞,慢慢品茶。

    “我思忖良久,”高拱沉著臉說,“梁夢龍能幹,但開膠萊新河不要牽扯山東官員,讓他們集中精力做好本省的事。錢和人,都由朝廷出,今日請諸位來,即商榷選用官員、籌撥經費事,早日定下來,早日開工!”他盯著劉體乾問,“用於北邊的軍餉當有不少節省吧,除給殷正茂撥去的六十萬兩,其餘的,都用到開膠萊新河上!”

    “嗯,往歲秋防、春防,都要調內地客軍去防禦,今年不再征調,隻這一項,可省數十萬。”劉體乾回答。

    “用到河工上!”高拱決斷說,“這些年,用在治漕河的錢花了多少,可是效果呢?年年投錢,年年打水漂,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把今年用於治漕河的錢撥出一半,用於膠萊新河,既幹就像個樣子,不要像過去,猶猶豫豫,拖拖拉拉,小打小鬧,幾次都被拖黃了!”

    “玄翁,錢的事,時下似已不是難題。福建開海,月港已有‘天子東南銀庫’之稱,也可拿出來濟河工。”劉體乾道。

    “甚好!”高拱臉上又現出了笑容,“再說說人的事。”

    “聽玄翁的。”張四維痛快地說。

    高拱道:“山東藩台王宗沐是浙江臨海人,任廣東參議時分守惠潮二州,對大海有認知,且學有淵源,才長經濟,我意可任為漕運總督,總責膠萊河工暨隨後海運事宜,李禦史加巡按河工禦史銜,督辦之,他人不得掣肘!”

    張四維、魏學曾點頭。

    “玄翁!”李貞元“忽”地站起身,鞠躬道,“內有玄翁主持,我輩在外當效死力,事必可就,不的,甘受朝廷治罪!”

    “那好,大司農籌款列項;吏部上緊為山東物色藩台,人選要和王宗沐差不多的,別讓梁夢龍覺得挖他牆角!待人選物色出來,一並奏於皇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