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九十六章 高拱迫不及待地問到珊娘(2/2)

    “她一個女子,煞是可憐!不過到底是痊愈了,那就好!”高拱鬆了口氣,又問,“珊娘何在?”

    邵方並未直接回答,而是長長歎了口氣說:“癡情如珊娘者,世間幾稀耶!”

    高拱內心五味雜陳,又不願在邵方麵前表露,也不好再追問下去,忙轉移話題以為掩飾:“大俠邇來又到海上去了嗎?泉州開關,情形如何?”這是他一直想知道的。

    “嗬嗬,晚生知先生必垂詢此事。”邵方道,他喝了口茶,又拿起一顆紅棗,咬了一口,用手指點著鮮棗道,“嗯,膚赤如血,味甘於蜜,煞是好吃。”吃完了一顆鮮棗,拍了拍手,道,“高先生強勢推動,海禁得開,可謂大明開國以來最重大的事件!”

    “最重大?不至如此吧!”高拱一笑,“情形到底如何?”

    邵方喜形於色:“朝廷於前年初開放漳州府月港,設督餉館,從此民間私人海外貿易得到朝廷認可,商人出海貿易擺脫了走私的非法境地!晚生訪得,東南沿海商船鱗次櫛比,排隊到督餉館申領船由和文引,裝貨出港、入港驗貨。大批商人走出國門,拓展海外市場,大明的貨物出口量激增,沿海造船業、製造業突飛猛進。月港一地,所貿金錢,一年輕輕鬆鬆也得有百十萬,公私並賴。開關不到三載,每年都有大筆關稅上解,月港遂有‘天子東南銀庫’之綽號!”

    高拱倍感欣慰,道:“那就好,那就好!”

    邵方目光悠遠:“晚生總以為,開海禁這件事非同尋常!可惜當世無人意識到。”

    “大宋從不禁海,隻是國朝行海禁罷了。”高拱說,似對邵方的說法不以為然。

    “時代不同了。”邵方說,“在海上所見所聞,總感覺時下列國海上貿易皆甚活躍,世界進入了互通有無時代。晚生訪得,佛朗機國就大力招徠福建商人直接到呂宋貿易,竟有數以千計的國朝商人蜂擁而至,從事貿易。”

    高拱陷入沉思,難道自己那個奇怪的夢,與之暗合?但他的思緒很快還是轉了角度,道:“樗朽你看,政策對路,困擾國朝的大難題就不再是難題。海禁一開,不惟倭患消弭,還造福商民,真不明白囿於祖製而自裹其足者,是何用心!”

    “可惜啊,像先生這樣識見超邁、才幹絕倫的豪傑之士,朝廷竟不容!”邵方說著,猛地一拍桌子,“天理何在?!”

    桌子上的兩個茶盞發出“哐啷”的響聲,盤子裏的幾顆鮮棗在桌麵上滾動幾下,掉落在地。邵方歉意一笑,彎腰去撿。

    高拱默然良久。他不想和邵方談論官場的話題,一則邵方畢竟是江湖人士,與他談論官場未免有失分寸;二則談論此一話題,勢必勾起他的傷感。他不願去揭這個傷疤。待邵方撿完滾落在地的鮮棗剛要開口,高拱高聲喚道:“高福,酒菜整備得如何?”

    高福道:“回老爺的話,客人遠道而來,適才小的到蓮河邊走了一遭,正好有幾個捉魚的,小的要了兩條來,剛拾掇好。”

    “嗬嗬,不急不急!”邵方道,“曲指算來,高先生鄉居已兩年半了,這兩年多光陰,不知先生是如何度過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