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九十二章 要讓朝野看看張居正非他人可比(2/2)

    “以我看,大家都很矛盾嘞!”曾省吾道,“於公,多以為有高相在,當能開創隆慶之治;但又擔心高相眼裏揉不進沙子,大家的日子不好過。”他狡黠地一笑,“太嶽,其實你跟高相學了不少治國安邦的實學,又跟徐老學了官場的智術,已非高相可比矣!”

    這話雖有些不中聽,可張居正卻頗認可。他微微一笑,陡增自信。

    曾省吾揚了揚下巴,擠擠眼道:“那位老奸巨猾的徐揆,做夢也想不到是誰把他趕下台的吧?最後不還得懇求你保護他!太嶽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啦!”

    “三省,身在朝廷,不能為私情而忘大義!”張居正正色道,“存翁治國乏術,國事日非,豈能坐視?請存翁下野,非為私,乃為國!”

    “那是那是!”曾省吾道,“可是,天下誰都不識君哪!太嶽,得趕快把你的《陳六事疏》呈上了。讓朝野看看,張居正,非徐階、高拱可比也!”

    張居正躊躇著:“是不是太急了些?畢竟,存翁剛去國不足旬日。”

    “再晚,複高相之議甚囂塵上,你怎麽辦?”曾省吾道,他像是突然想起什麽,“太嶽,你拿奏稿來,我再看看。”

    張居正伸手從書案上拿過奏稿,遞給曾省吾。

    “惟我皇上踐祚以來,正身修德,講學勤政,”曾省吾讀著,突然笑了起來,“太嶽,說皇上勤政,未免…不過也對,總得讓皇上心裏高興了,才好擇納嘛!”言畢,又接著讀起來,“講學勤政,惓惓以敬天法祖為心,以節財愛民為務,圖治之大本,既已立矣!曾省吾抬起頭看著張居正,“嗯,老辣老辣,先把皇上的責任排除掉!”又讀道,“但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返之幾,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誌。臣不揣愚陋,日夜思惟,謹就今時之所宜者,條為六事:一曰省議論,一曰振綱紀,一曰重詔令,一曰核名實,一曰固邦本,一曰飭武備。”他“嘩啦啦”翻到最後,點著“飭武備”說,“太嶽,在這裏,當加上請皇上‘親臨校閱’一節。”

    “三省是說,請皇上大閱?”張居正搖頭,“國庫空虛,聖駕大閱又要糜餉數十萬,不妥吧?”

    “皇上憑什麽賞識你?”曾省吾瞪著眼說,“要讓皇上感受到你心裏裝著他,他才對你另眼相待。”他手臂向上一揮,“戎裝登壇,大閱三軍,曠世榮典,何等威儀!皇上定然動心!”說罷,把奏稿遞到張居正手上,“太嶽,快改吧,早日呈上!”

    張居正欣然接受了曾省吾的建言,把疏稿又改了一遍,在徐階去國十天後,《陳六事疏》呈達禦前。

    看到這份奏疏,李春芳楞了半天,默然不語。陳以勤埋頭讀了一遍,說:“江陵此疏,可謂之政綱矣!”

    張居正一臉莊重。他不在乎此二人的反應,這兩人,一個是同科狀元,一個是自己會試時的座師,尋章摘句的禦用文人而已,都不足以與有為。他關心的是皇上的禦批,朝野的反應。

    次日,皇上的批紅送到了內閣:“覽卿奏,俱深切時弊,具見謀國忠懇,該部院看議以聞。”

    張居正看了又看,讀了又讀,滿心歡喜,渾身是勁兒!照此幹下去,何愁無富國強兵之日?他自言自語道,“玄翁、存翁,二老悠遊山林,靜觀隆慶之治的到來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