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七十二章 張居正獻計(2/3)

    張居正又歎了口氣:“皇上仁厚,不發雷霆之怒,雖不舍玄翁去國,卻也是勉力招架,實難遏製言路的圍攻。”

    高拱長歎一聲:“高某絕非戀棧之人,然則,我已上了十一道辭呈,皇上就是不允!況且,目下國政維艱,非隻爭朝夕、滌故革新不足以扶大廈於即倒!我一走了之,誰替皇上分勞赴怨?”

    張居正聞言,心中不悅。暗忖:玄翁正是被目無餘子、舍我其誰的自負所誤!懷安邦治國之願,具經天緯地之才,足以肩荷社稷、扶大廈於將傾者,就在你的眼前,難道號稱金石之交的玄翁卻一無所識?居正隻能為你拾遺補缺、從旁襄助?這樣想著,麵對蒙受怨謗、滿腹委屈與不甘的好友,張居正的同情心瞬間被一種幸災樂禍的情緒所取代,隱藏在內心身處的排斥感陡然冒了出來。他極力掩飾著自己的不悅,建言道,“以弟愚見,玄翁當暫避鋒芒。此非為玄翁計,實為皇上計。”張居正知道,這是高拱的軟肋,隻要說是為了皇上,高拱就會義不容辭。

    “可是,正是皇上堅留,不容我須臾離……”高拱滿臉痛楚地說。

    “試想,倘若皇上堅留玄翁,”張居正為高拱條分縷析,“南北兩京、九卿科道,勢必將矛頭對準皇上,那麽,豈不是置皇上於和滿朝公卿直接對立之地?皇上如何措手足?先帝當年因‘議大禮’與滿朝公卿對立,終以流血鎮壓而暫時平息;當今皇上寬厚,斷不會效法先帝,此僵局如何打破?國政又如何推進?玄翁又如何展布?”

    高拱點頭。

    “適才朝會中,弟留心觀察皇上,”張居正又為自己的理由添加注腳道,“見皇上滿麵愁容,躊躇難決,委實令人替皇上憂……”

    “皇上知我,是以不容我去,”高拱激動地說,“我亦知皇上,是以進退失據。”

    “不難!以弟愚見,玄翁當取以退為進之策。”張居正充滿自信地說,“自嘉靖一朝,大臣仆而複起,屢仆屢起者,何止一人?以弟觀察,皇上對元翁早有不滿,此番元翁不擇手段必逐玄翁而後快,玄翁不去便罷;果去,則必令皇上對元翁增加惡感。弟敢斷言,別看當下滿朝充斥逐高留徐之聲,隻要玄翁毅然去國,則風向必為之反轉!如此,元翁亦難自安矣!一旦時機成熟,弟當在朝廷為玄翁轉圜,玄翁再命駕北來,擔當大任。是故,弟敢請玄翁速速決斷,取以退為進之策”

    高拱聞言,頓有豁然開朗之感,道:“願聽叔大之言。”旋即又一臉無奈,“然則,我已連上十一道辭表,皇上不許,如之奈何?”

    張居正胸有成竹地說:“早朝之情形,必令皇上憂心如焚。玄翁不能再以被劾為由求去,而當以病體難支為由請求皇上放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