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四十八章 高拱激憤難平(2/3)

    不知修改了多少遍,逐字逐句反複推敲,直到破曉,才最終定稿。

    張居正深知這道遺詔的分量,心底埋藏著這個巨大秘密,又被兩個疑團所困擾,他不敢與任何人提及,隻是自問:遺詔實是痛詆皇上之非,近乎“鞭屍”,這與徐階示於人的敦厚長者形象委實難以吻合,且皇上的這些過失,徐階倶有份,他何以甘冒風險,執意要擬出對在位近四十六年的皇帝如此不留情麵的遺詔呢?

    再者,起草如此異乎尋常的遺詔,事體重大,徐階何以執意要瞞著內閣同僚,卻私下引用一個五品翰林?揆諸體製,不和;揆諸情理,不通,他不怕因此引發高拱反彈嗎?

    當遺詔甫一頒布,就獲得如潮好評,張居正當即就明白了徐階的良苦用心。

    “嶽翁,”站在張居正身後的張四維喚了他一聲,低語道,“此遺詔當是元翁手筆。若非借遺詔以定策,元翁或將以‘十麵觀音’、‘一味甘草’形象定論;以他在先帝麵前降誌自汙、迎合順從的表現,雖有其不得已之苦衷,仍有可能被歸入‘奸佞’行列而難以辯解。今此詔發布,徹底洗刷了元翁身上的曆史汙垢,足以把他載入救時良相的史冊啊!”

    “這就是大家!這就是大手筆!”張居正也忍不住感歎了一句。但他並無意與張四維交談,目光須臾也未離開高拱,隨即迫不及待地走到他身邊,詢問遇刺之事,又勸慰、提醒他不可對《遺詔》發難。

    這一刻,張居正已悟出了徐階的更深層次心機!他瞞著高拱起草如此異乎尋常的遺詔,不惟不懼怕他的反彈,毋寧說,更願意看到高拱對大得人心的遺詔發難!果如此,高拱必然會引發朝野的反感,張居正在感歎徐階老練的同時,也不禁為高拱擔心。

    高拱卻以為張居正是在替徐階在自己麵前緩頰,頓時生出幾分反感,隻是冷笑一聲,顧自疾步走向文淵閣。

    到得朝房,高拱本想擬一個年號呈報的,可怎麽也靜不下心來,越想越生氣,索性站起身,邊喘著粗氣,邊在室內來回踱步。廚役抬來了食盒,他煩躁地一揚手:“抬走!”

    “新鄭,再生氣也得吃飯嘛!”郭樸從間壁他的朝房走過來,命左右將兩份早點置於高拱的書案上,與他麵對麵坐下,抓起一個包子在高拱眼前晃了晃,賭氣似地說,“吃!吃得飽飽的!”說著,大口咬了下去,嚼了半天,卻咽不下去,兩行熱淚順著臉頰淌下,哽咽著道,“先帝對我有知遇之恩,實不忍見以遺詔‘鞭屍’!”

    高拱把一碗小米粥向他麵前推了推。郭樸端起碗喝了一口,勉強咽下食物,抹了抹嘴,恨恨然道:“徐老謗先帝,可斬!”又說,“先帝固已無知覺,然裕王乃先帝親子,徐老這不是故意要兒子揚親爹之醜嗎?為撈取個人聲譽而置裕王於不孝不義之地,殊為可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