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四十七章 張居正提醒切勿對《遺詔》發難(2/2)

    遺詔宣讀畢,百官叩首起身,高拱卻仍呆跪原地,排在他身後的吏部尚書楊博隻好伸出右腳,在他的靴底上輕輕踢了兩下。

    “這、這……”高拱嘴唇顫抖,囁嚅著,勉強爬了起來。

    “先朝政令不便者,以遺詔改之,既否定了先朝之惡政,又足以彰顯先帝悔過之誠,且避免新皇改父過之議,元翁,真大手筆啊!”身後傳出感歎、欽佩的議論聲。

    “是啊,撥亂反正,收拾人心,無過此詔!元翁,有大功於社稷啊!”附和的聲音。

    “今遺詔培國脈,回元氣,反數十載之誤而正之,旋乾轉坤,雖伊尹、霍光猶未及也!”有人大聲道。

    “是啊,是啊……”有人說著,就哽咽起來,“元翁,我大明救時良相也!”

    高拱一邊聽著這些議論,一邊望著裕王被太監李芳攙扶著離開了乾清宮,這才轉過臉來,看了一眼郭樸,問:“安陽,遺詔事,你與聞否?”

    “一無所知。”郭樸答,語氣中流露出不滿。

    “如此大事,何以不經閣議?”高拱故意大聲說。

    徐階佯裝沒有聽到,顧自走了幾步,又回頭對李春芳道:“自今日起,閣臣通到文淵閣辦事。”又道,“昨欽天監查黃曆來報,二十四日行裕王殿下登基大典。按例,閣臣要向裕王殿下上勸進表,寫就後就各自徑直上達吧。還有,再過半個月,嘉靖四十五年就過去了,新年號內閣要議一議,呈裕王殿下定奪,諸公可先斟酌一下,取甚年號為好。”

    “我看年號也不必議了,”高拱沒好氣地說,“閣臣各自擬一個出來,讓裕王殿下挑選就是了!”

    徐階躊躇片刻:“也罷,就按新鄭所言辦。”

    說話間,部院大臣、科道翰林紛紛向徐階圍攏過去,眾人都急於表達他們聽完遺詔的感受,有的深深鞠躬,有的緊閉嘴唇,抱拳有力地晃了又晃。還有的想說什麽,可隻叫了一聲“元翁——”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頓時,哭聲又起。

    “玄翁!”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居正沒有往徐階身邊湊,而是走到高拱跟前,說,“前日遇刺事,到底怎麽回事?聽說此事,正要去謁玄翁,卻趕上大行皇帝駕崩,就沒來得及。”

    高拱前晚遇刺的消息還未廣為人知,次日一早大行皇帝就陷入彌留,閣臣遇刺這樣的轟動性消息,因正趕上皇帝駕崩,也就無聲無息了。就連高拱本人,這時也不願再提及此事,他沒有回答張居正,而是以憤懣的語調說:“叔大,徐老怎麽可以這麽做?擬遺詔之事,把閣臣蒙在鼓裏,玩裕王於股掌中!”

    張居正沉吟不語。

    他知道,作為新君裕王的首席講官,高拱希望在起草遺詔時能夠體現自己的意誌——撥亂反正,除舊布新!

    “我、我本想,”高拱以惋惜、遺憾的語氣說,“我本想,遺詔要肯定嘉靖初年勵精圖治的曆史,把新朝與嘉靖初期的革新路線接續起來,這樣就可以減少阻力,一舉開創新局麵。無論是從維護裕王的角度還是從除弊興利以新治理的角度,我都希望能參與《嘉靖遺詔》的起草,不意竟是這般結局!我委實咽不不這口氣!”

    “玄翁,遺詔業經裕王殿下認可,百官聞之雀躍,居正勸玄翁萬毋發難。”張居正低著頭,勸道。

    “我隻是想知道,徐老為甚瞞著閣臣?用意何在?”高拱怒氣衝衝地說。

    張居正低聲說:“揪住此事不放,恐對玄翁不利,請玄翁慎思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