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三十四章 休得胡說(2/2)

    曾省吾剛施禮走出幾步,霍冀突然想起,昨晚乃是在湖廣會館看的戲,是石首人、宣大總督王之誥差人請去的。臨別,還有一個沉甸甸的錦盒相贈,不是寶石就是金子。霍冀沒有打開,但已明其意,遂忙叫住曾省吾說:“三省,你到吏部走一趟,看看他們對督撫議處情形,宣大總督王之誥不宜追究。若吏部有異議,不妨再加重對武將的處置,殺他一兩個將官也無妨!”

    “這……”曾省吾轉過身,麵露難色。

    “元翁徐閣老當國,以寬大為念。對文官,能寬則寬;吏部樂得順水人情,多半不會駁回。”霍冀為曾省吾打氣道,“你去就是了。”

    曾省吾見霍冀連文牘也不看就做出決斷,還為自己的圓潤老練頗自得,內心大不以為然,又不便表露,隻得喏喏告退。他快步出了兵部,徑直去了間壁的翰林院,進了掌院學士的直房。

    那天徐階征詢翰林院掌院學士人選,高拱脫口而出“張叔大”三字,正獲徐階之心,不久即有張居正掌院學士之旨頒下。

    新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居正見曾省吾進來,也不起身,隻是放下手中的文牘問:“三省,此時跑來做甚?”

    曾省吾顧自坐在書案前的一把椅子上,把適才在霍冀直房的經過說給張居正聽。他是湖廣鍾祥縣人,比張居正小七歲,中進士晚三科,由富春知縣轉任主事、升員外郎署理郎中。此人小個子、大腦袋,高高的額頭占去半張臉,絕頂聰明,尤善謀略。他視張居正為湖廣鄉黨領袖,凡事都願與他商榷,為他畫策。

    待曾省吾說完,一直沉默的張居正才開言道:“三省看,堂堂的兵部尚書,就是這麽為國家辦事的。更令人寒心的是,彼輩還為掌握了為官處事的訣竅而洋洋自得!可偏偏這樣的人,在官場混得很滋潤啊!”

    “我此來非為此也。”曾省吾說,“太嶽兄,聽本兵的意思,內閣已然不協?”

    “三省,不瞞你說,這是我預料得到的。”張居正悵然道,“無論是治道抑或行事風格,元翁與玄翁很難融洽。”

    曾省吾道:“太嶽兄是徐相的弟子,又是高相的好友,這下太嶽兄豈不是很為難?”

    “嘉靖朝的內閣,已有政府之尊;閣臣儼然宰相,然威權日盛則謗議日積;謗議日積則禍患日深。內閣何時風平浪靜過?”張居正答非所問道。

    “正因為有了權力,是故才爭來爭去!”曾省吾闡發說。他突然兩眼發光,一笑道:“嗬嗬,徐高相爭,對太嶽兄來說,未嚐不是好事!”

    張居正嗔怪道:“三省,這是甚話?”

    曾省吾站起身,手扶書案,道:“徐相最賞識太嶽兄,一力栽培,人所共知;太嶽兄的才幹,外人未必盡知,徐相是知曉的,舉朝堪與高相比肩的,唯太嶽兄。何況,太嶽兄也是裕王的老師嘛!”他拍了一下書案,“喔呀!說不定延攬高相也是為太嶽兄鋪墊的,畢竟高相資曆深,又是裕王的首席講官,徐相不好越過他直接拔擢太嶽兄入閣嘛!”

    張居正眼珠向上一翻,道:“三省,好啦,別胡亂揣測啦!”

    曾省吾喜滋滋道:“一旦徐相與高相破裂,勢必破格提攜太嶽兄;而若徐相被高相取而代之,以太嶽兄與高相的交情,高相勢必也提攜太嶽兄!”他擊掌道,“哈哈!聯翩開坊可期,張院長的好運來嘍!”

    張居正臉一沉,厲聲道:“休得胡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