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三十一章 心中發出痛苦的呐喊(2/2)

    霍冀看在眼裏,知高拱還想堅持他的禦虜之策,忙搶先道:“元翁,下吏要稟報的這第二樁事是,”他從徐階的表態中摸準了底牌——任由北虜搶掠而去,一切就自然複歸平靜,就不願再提北邊戰事,“駐守粵東柘林的水兵四百人,受海賊林道乾蠱惑,脫巾而叛,與林道乾合攻澄海,搶了縣庫,又轉攻廣州,勢甚張,羊城大恐!”

    徐階沉吟不語,看了看郭樸,似要閣臣先表明態度。郭樸咳了一聲,道:“福建總兵俞大猷受劾戴罪立功、移駐潮州,俞帥是戰將,當命他與海賊死戰!”

    “林道乾與叛軍合攻澄海後,便分頭行動,俞大猷兩線作戰,實在難以對付。”霍冀說,“關鍵是兩廣總督與廣東巡撫一個主剿,一個主撫,軍令抵牾,俞帥無所適從。”

    高拱正憋著火,遂怒氣衝衝道:“我看廣東巡撫不講規矩!總督是掌軍令、節製武官的最高文臣,巡撫焉能與之對立?”

    “嗬嗬,”郭樸笑道,“新鄭有所不知,廣東有些例外,不知何時形成了一個慣例,關涉廣東的事,皆由廣東巡撫決斷,兩廣總督倒是不便插手了。”

    “這是甚事?!”高拱仍是語帶激憤,“既如此,何不裁了總督抑或巡撫?”

    徐階目視前方,不悅道:“兩廣設總督、廣東設巡撫,乃祖宗成憲,豈是說裁就裁的?目下是商榷剿賊平叛,何關體製?”言畢對高拱一笑,“新鄭,急不得的,內閣每日要處理的事體千頭萬緒,多半是棘手的難事,不是操切所能解決的,慢慢來。”

    高拱心思卻還在廣東平叛上,並未回應徐階,盯著霍冀道:“既然督撫軍令抵牾,那莫不如授權俞大猷,讓他便宜行事。俞帥久曆沙場,經驗豐富,值得信賴。”

    “這倒也是個法子。”郭樸附和說,又對徐階道,“請元翁裁示。”

    “這等事體,兵部該先拿出個法子嘛!”徐階看著霍冀說,“高閣老所說,本兵以為如何?若本兵以為可行,就以兵部名義速傳檄廣東吧。”

    “兵部唯元翁之意是從!”霍冀說,“那就再說第三樁,廣西古田僮賊韋銀豹,率賊眾南攻昭平縣城,殺知縣魏文端;又反手北向,攻桂林,殺知縣並布政使子女五人,襲擊靖江王府!”

    “古田僮賊叛亂,從弘治朝就起來了,殺官劫庫,弘治、正德兩朝時就習以為常。”徐階不耐煩地說,“這等事體,地方督撫自然曉得如何處置!好了,大司馬,回去辦事吧!”又對郭樸、高拱道,“安陽、新鄭,如何?”

    “憑元翁決斷!”郭樸說。

    高拱還想再爭,徐階卻站起身,大聲道:“公牘堆積如山,待辦之事甚多,內閣的精力不能都花在兵部的幾件事上,費時已經夠多了。”他向郭樸、高拱抱了抱拳,笑著說,“嗬嗬,也請二位閣老回直廬辦事吧。”

    守在院中的一幹人等見花廳有了動靜,忙擁過來,引導郭樸、高拱去各自的直廬。

    “國事如此,執政如此,我高某該如何措手足!”高拱仰臉看著蒼穹,內心發出痛苦的呐喊。

    郭樸看著一臉悲壯的高拱,頓生愁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